37℃高温下挂钩梯是种什么体验?

7月16日,杭州气温达37℃。上午9时30分,记者来到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一站,体验消防员的训练日常。

“只要没有出警任务,技能和体能训练是每天必修课。”特勤一站指导员金哲彬告诉记者,每天消防员的训练内容都不一样,当天上午安排的项目是挂钩梯和绳索攀爬,“挂钩梯在一些老旧小区的救援中比较常见,绳索攀爬主要针对高空、山岳等复杂环境”。

根据训练要求,记者在消防员的指导下,穿上了他们的橙色抢险救援服,衣服不重,但有些闷,再扎紧腰带,记者感觉后背已经微微冒汗。

一旁,消防员也架起了钩梯,“噌噌噌”就爬上了4楼,用时仅16秒左右。

穿戴好保护装备,记者准备开始体验,可刚取下钩梯,10.5公斤的重量就让记者意识到项目不轻松。使劲向上举起钩梯,挂住2楼窗台后,记者想快速发力向上爬,脚下钩梯却向一侧晃动。试了几次后,记者无奈放弃了快速攀爬想法。此时,大颗汗珠从记者额头流下。

记者一步步爬到了2楼窗台坐稳,尝试将钩梯挂到3楼窗台时,因不敢探出身体,看不到位置,挂了好几次才勉强挂上。考虑到攀爬窘态,记者直接从3楼窗台翻入室内,放弃了爬上4楼的目标。虽然训练失败,但记者已经能感觉到手臂上成串的汗水在淌。

再看消防员,他们仍在反反复复挂钩梯,个个满脸通红。金哲彬告诉记者,挂钩梯项目完整步骤是拿着钩梯从32米远处跑来,快速挂窗台向上爬,达标成绩为32秒,站里最好成绩为17秒多,“好成绩来自持之以恒地训练,日常一次训练,每人大概要跑二三十次”。

挂钩梯训练刚结束,绳索攀爬训练紧接着启动。这时,消防员们的衣服都湿透了,但他们的动作没有丝毫放慢。记者打算尝试这个项目,却因刚完成挂钩梯训练体力透支严重,只能放弃。

10时许,阳光明晃晃地铺满了整个训练场,消防员的训练也结束了。记者用测温枪测了下地面温度,46.3℃。脱掉训练服,里面T恤已完全湿透,犹如水里捞起来一般。

“夏季是火灾险情高发期,消防员一刻也不能松懈。训练流的每一滴汗水,都是为了更快完成每一项救援任务。”金哲彬说,高强度规范训练既能提升消防员综合能力,也能最大限度保证其自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