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舟山市普陀区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社会治安治理难点,于今年初在外来人口多、社情复杂的沈家门街道城西区块,创新打造了沈家门城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以下简称“沈家门城西综治中心”)。该中心作为普陀区深化“社会治理领域‘最多跑一地’”的重要实践,统筹公检法司、海洋经济发展、海事、街道、村社等12个部门及群团组织实体入驻、一地办公、协同作战,有效破解“信息孤岛”和“联动壁垒”,显著提升区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效能。
沈家门城西综治中心充分发挥阵地作用,着力构建高效联动机制。首创“海上联勤指挥室”,推动5家涉海部门常驻合署办公,实现涉海信息实时共享和执法行动无缝联动。近日一次多部门联合夜查行动中,依托该中心的高效指挥调度,执法人员一举查获132公斤违禁渔获,处置效率较以往提升近50%。这充分体现了跨部门协作平台优势,真正实现了“一平台响应、多部门联动”的快速反应模式。
沈家门城西综治中心科学划分功能区域,构建起“前端快速感知、中端联合处置、末端有效反馈”的治理闭环。在综合服务窗口,群众可“一窗受理、一站办结”户籍办理、政策咨询等事务,省去奔波之苦。联合办公区内,值班民警通过无人机等技术手段对港区进行实时巡查,市场监管人员同步核验信息,实现隐患风险的动态识别与快速处置。专业调解力量常驻调解室,已累计成功化解矛盾纠纷273件,化解率达98.6%,充分诠释“零距离”服务理念。
针对辖区远洋渔民多、流动性强的特点,普陀区前瞻部署,强化源头治理。在中心内设立“远洋渔民宣教培训中心”,整合公安、海洋经济发展局、司法所等部门专业力量,改变过去公安“单打独斗”的局面,围绕治安法规、非法捕捞危害、合同纠纷处理等开展常态化、针对性联合培训,显著提升宣教预防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同时,中心创新建立针对违约提前返港船员等特殊群体的“一人一档”动态管理机制,通过前置性的信息采集和就业帮扶等措施,将风险防控关口前移,有效推动治理模式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的根本转变。
沈家门城西综治中心自实体化运行以来,综治效能充分释放,已主动排查并消除各类隐性风险217处。城西区块社会治安状况持续向好,发案数、有效警情数同比分别下降16%和18.9%,同时线索成案数、打击处理数同比分别显著提升32.5%和75%,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切实增强。
普陀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沈家门城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的成功运行,是普陀区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积极探索和有效成果。下一步,普陀区将不断深化完善运行机制,总结推广有益经验,努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普陀”,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