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驿站遍地开 为骑手筑起暖心“避风港”

总有这样一群人,为了生存、为了追寻梦想与未来,如同繁星点点散布在城市的每个角落。

无论是穿梭街头巷尾的外卖员,还是昼夜不停奔波的快递员,或是在破晓雾气与烈日下忙碌的环卫工人……为了让每一位在路上奔波的劳动者能感受到温暖的关怀,连日来,杭州市拱墅区上塘街道绍兴路社区与红建河社区纷纷打造“小哥驿站”,以贴心服务为这些劳动者撑起一片温暖港湾,让奔波的脚步有处停歇,让城市的关怀触手可及。

温暖饭菜里的归属感

“来这里吃饭,感到很温暖。”

正午12点,刚跑完午间高峰的外卖骑手小刘,一头扎进双绍弄102号的大运河社区食堂。“饭点正是我们最忙的时候,常常饿到一两点才得空。这儿不仅便宜,还能打折,对我们来说太方便了!”

图片

除了外卖员,开着三轮车卸货的快递员也对食堂频频点头。原来,针对这些特殊群体“用餐难”的痛点,绍兴路社区联合社区食堂共同打造的“小哥食堂”,让这群风雨无阻,经常凑合吃饭的劳动者能吃上一口热乎饭,同时还提供充电、饮水、打气筒、急救包等物资,成为他们短暂喘息的“能量补给站”。

走进食堂,只见环境整洁明亮,菜品种类丰富,夏天有清凉解暑的绿豆汤,冬天有驱寒的姜茶。外卖骑手核验身份后就能享受八折优惠,累计就餐十次即可免单一次(最高减免20元),考虑到不同群体的用餐习惯,食堂贴心地作出安排:11点半前优先提供老年人的清淡菜品;12点后增加麻辣风味,满足年轻人与骑手的口味需求,可谓是涵盖了各个年龄阶层。

“比外面便宜,还能再打折,同时味道不错,吃完饭可以休息一下,干活也比较方便。”路过就餐的外卖员纷纷夸赞,这样的便利让他们节省了去找饭馆的时间,很多菜品口味偏麻辣,让不少“川娃子”吃出家乡味。

同时,社区优化了小区内的配送路线导航图,设置专属停车位,让配送任务变得更轻松、更顺畅,让劳动者在奔波的间隙多了份从容,多了份温暖的归属。

爱与便利一站到位

无独有偶,红建河社区联合朗诗常青藤,在上绍路89号阳光老人家打造的“小哥驿站”,把便利刻进了每个细节。驿站选址优越,紧邻商超、小区和餐饮区,日均接待200多位配送员。内部分为休息区、学习角和服务台,门外设有10个非机动车停车位,目前已拟配备智能换电站。

图片

驿站按“10+N”标准提供服务:舒适座椅、24小时热水、充电插座、微波炉、应急药箱、爱心雨具等基础需求全满足。同时驿站联动商户推出吃饭打折、免费茶饮等专属优惠,更有社区律师提供法律咨询、辖区医生指导用药。外墙公示的开放时间(6:00-24:00)、服务清单和联络信息,让帮助随时可达。社区还组建“驿站自治小组”,鼓励骑手参与维护,未来更计划培育“先锋骑手”参与社区治理,让“被服务者”变身“共建者”。

图片

居民强烈点赞“小哥驿站”,各社区通过多向沟通模式,让驿站成为这群人心中的“避风港”,也让民生关怀在这“最后一公里”中持续升温。

一座城市的温度,不仅体现在高楼大厦间,更流淌在这些细微的关怀里。“小哥驿站”不仅是一顿饭、一个歇脚地,更是对劳动者的一份尊重。在这里,每一位奔波的人都能找到归属感,而这座城市,也因这份温暖而更加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