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项发端于基层的治理经验。“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1963年,萌生于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枫溪江畔的“枫桥经验”享誉全国,并迅速向全国推广。
这是一面一代代传承的光荣旗帜。“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60年来,伴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枫桥经验”与时俱进、历久弥新,不断丰富精神内涵,持续释放治理效能。
“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无论是在浙江工作期间还是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都高度重视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
走过60年峥嵘岁月,在“枫桥经验”诞生地的浙江,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之江大地正汇集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不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推进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设,在创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制机制方面不断发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
基层智慧成治理之策
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枫桥经验”,源于浙江诸暨枫桥干部群众的创造和政法工作的生动实践,因为其强大的群众基础,成为新中国巩固基层政权和强化基层治理的一大重要实践创新。
伴着枫溪江的潺潺流水,“枫桥经验”从枫桥出发,不断与时俱进,创造性解决不同时期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呈现出持续旺盛的生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社会治理的新理念、新思想,多次对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作出重要指示,为“枫桥经验”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其在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等工作中发挥出更大效能,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新时代“枫桥经验”。其内涵是,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解决群众自己的事情,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在浙江省诸暨市暨阳街道江新社区“江大姐”调解室,两名调解员在为群众进行调解(2023年5月26日摄)。“江大姐”调解室主要由女性组成,针对社区特点,为周边居民调解邻里、家庭矛盾。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从“靠山吃山”到“保山护山”,诸暨市枫桥镇枫源村几次重要的发展跑道转换,都由老百姓拿主意,村里已连续18年实现“群众零上访、干部零违纪、百姓零刑事、村民零邪教”。
“大家的事还得大家来讨论。”枫源村党总支书记骆根土说,“零上访”不是说村里没有事儿,而是不等到村民上访,村干部就先上门,把该解决的问题尽快解决好。
枫源村的变与不变,是之江大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缩影。
20年来,浙江将创新发展“枫桥经验”作为平安建设的总抓手、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的重要保证,各地党政主要领导推动“枫桥经验”拓展到城镇社区、海上渔场、网络空间等领域。
“徽商义警”张勤波(右)在一家徽商企业走访,了解其在运营中遇到的问题(2023年5月26日摄)。浙江省诸暨市公安局徽商警企联络室成立于2020年,由徽商代表组成,目前共有210名“徽商义警”,为在诸暨经商务工的7.5万名同乡提供经济、治安类调解服务。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浙江省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卫中强说,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浙江走出了两条曲线,一条是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逐年提升的“上行线”,一条是各类案事件持续下降的“下行线”。
“新时代‘枫桥经验’已经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面旗帜、中国之治的一张名片。”浙江省新时代“枫桥经验”研究院院长金伯中说。
历久弥新的“枫桥经验”
在浙江干部群众眼中,发源于基层的“枫桥经验”是做好群众工作的“传家宝”、常学常新的“活教材”。
将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作为创新发展的基本点,“枫桥经验”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丰富发展,展现出永不褪色的魅力,成为依靠群众进行社会基层治理创新的代名词。
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魏廉村老党员魏杏根(中)在枫桥经验陈列馆的亭子内和年轻党员分享当年运用“枫桥经验”化解基层矛盾的故事(2021年4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枫桥经验”能永葆生机与活力,就在于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根本原则,坚守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根本立场。
绍兴市委书记温暖说,必须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实现党领导下的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在“枫桥经验”的发源地诸暨,各类社会组织承担起补充完善社会服务、发现化解矛盾纠纷等功能,让百姓成为社会治理的主人公。
在浙江诸暨电力综治中心电力调解室,“电力老娘舅”调解员在为群众进行调解(2023年5月26日摄)。“电力老娘舅”调解工作室成立于2018年,受理涉电矛盾纠纷,目前有调解员15名。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位于舟山群岛的沈家门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渔港,过去因渔业生产、海损事故等引发的矛盾纠纷量大面广。当地创新开展“航行的支部”海上党建,将风险第一时间化解在前端,近三年共处置海陆各类纠纷4500余起,涉及金额4435万余元,海上矛盾纠纷调处率达98.8%。
——新时代“枫桥经验”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牢牢抓住基层基础,最大限度把矛盾风险防范化解在基层。
在浙江省诸暨市东白湖镇娄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网格长召集村里矛盾双方当事人以及党员代表、乡贤代表、人大代表等进行宅基地指标纠纷的现场调解(2023年7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统计显示,浙江全省共建成群防群治力量200.7万人,义务性治安巡防人员124.2万人,配备专兼职网格员95.5万人。“从‘做群众工作’到‘群众做工作’。”浙江省公安厅副厅长魏明说,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枫桥经验”不变的初心。
杭州市西湖区北山派出所组建了“星火联盟”“青北义警”等数十支“义警”队伍,总计约1700人,快递小哥、居民群众纷纷参与,活跃在风险排查、矛盾调解中;还组织了“熊猫老人守护队”“小芽儿成长服务队”。该所所长凤素芳说,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坚持群众路线才能从小治安到大平安。
以“武林大妈”“东海渔嫂”“平安大姐”等一批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社会志愿者队伍为代表,群防群治、共建共享在浙江蔚然成风,平安建设深入人心。
——依靠数字赋能感知民意,新时代“枫桥经验”贯穿于平安浙江建设的始终。
以民意为导向,浙江借助数字化手段感知民意,主动回应人民群众需求,让人民群众成为基层社会治理最大的受益者、践行者、评判者。
嘉兴南湖畔,“民声一键办”改革模式实现12345、110与基层智治综合应用平台互联互通,群众无论打哪个电话,内部都能无障碍流转。在嵊州市,基层干部的民情日记依托5G、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迭代升级。“从‘小本子’到‘大治理’,不变的是为民初心。”嵊州法院甘霖法庭庭长应晓东说,他所在的法庭完成了数字化、信息化和自动化全面升级,当事人足不出户就能全流程办理诉讼事务。
持续擦亮新时代“枫桥经验”“金名片”
人民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最坚实的依托。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新时代“枫桥经验”承担重大历史使命,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证明,要适应时代要求,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夯实基层基础,善于在法治轨道上化解矛盾纠纷。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道场乡老潘调解工作室的调解员潘水方(右)在钱山下村村民家中进行回访(2023年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浙江各地坚持循法善治,建立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组织开展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维护权益。宁波市公安局局长王顺大说:“专门工作和群众工作相结合,依靠群众、依靠法治才能走好发展路。”
浙江省高院推出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解纷新阵地“共享法庭”覆盖全省乡镇、街道。目前浙江约50%的民事纠纷通过调解实质性化解在前端。
大力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优良传统,要关口前移,聚焦问题、实干担当,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
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群众路线为一以贯之的灵魂。数字科技使“枫桥经验”如虎添翼,在社会治理中展现出独特的创造性和优越性。
秋冬时节,一些农村地区焚烧秸秆,污染环境也极易引发火情,是长期困扰基层治理的隐患点。在宁波市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通过智能摄像头,这些隐患点被自动捕捉,及时预警,并形成待办事项实时推送乡镇处置。
“宁波已建成全量矛盾纠纷数据库,通过技术赋能,‘枫桥经验’防范化解矛盾的治理效能被进一步释放。”宁波市委政法委副书记金伟说。
浙江省诸暨市东白湖镇社会治理办公室主任祝兴达(左一)、娄东村党支部书记陈燕良(右二)、娄东村网格长吴伟均(右一)入户了解村民宅基地指标纠纷具体情况(2023年7月26日摄)。(配本社同题文字稿)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理念、制度与方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也具有世界性的普遍意义。
在浙江的义乌国际商贸城、中国轻纺城等采购市场,杭州市萧山区钱江世纪城等新经济发达之地,有大量外籍客商和创业人士,近年来,越来越多“洋娘舅”主动参与基层治理,活跃在调解矛盾的第一线。义乌至今活跃着一支18名外籍人士组成的调解队伍,义乌国际商贸城司法所所长骆跃军说,在中国多年,这些调解员在生意往来中,不可避免地遇到过矛盾纠纷,切身经历让他们相信“中国式调解”是一种智慧高效的解决纠纷途径。
在浙江省诸暨市东白湖镇娄东村,镇、村干部与村民们在家风家训宣讲亭开展民主恳谈,交流民生实事项目并征询村民意见建议(2023年7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越地起长歌,枫桥旗正红。
“新形势下,浙江上上下下要坚决落实总书记的要求,以平安浙江、法治浙江为抓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更好地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浙江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浙江要以勇当中国式现代化先行者的姿态,不断在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擦亮新时代‘枫桥经验’金名片,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