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乐清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以下简称“综治中心”)人头攒动。记者走进这个总面积超2000平方米的“解忧驿站”时,看见一名工人把施工合同摊在“法律援助”窗口的台面上,工作人员正俯身倾听诉求。
“群众带着烦心事来,在这里总能找到最适合的化解路径。”综治中心负责人介绍说,中心汇集了26个部门窗口、10家社会组织、4个特色调解品牌工作室、5个专业调解室的服务资源,构建起“常驻+轮驻+随叫随驻”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点单式”服务。
“三调联动”织就和谐网
在综治中心大厅一侧,张月荷调解工作室的门牌格外醒目。工作室也刚刚促成当地一小区303户业主与开发商达成赔偿协议。业主代表王先生告诉记者:“开发商延迟交付,张月荷大姐帮助我们和开发商沟通,争取赔偿,让我们免去打官司的一系列麻烦事。”截至目前,开发商己付清赔偿款。
“矛盾纠纷来到我们这里,能找到最‘对味’的解法。”综治中心负责人介绍,“在这里,人民调解的温情、行政调解的权威、司法调解的刚性互相作用,不断强化‘三调联动’机制,同时配上‘商会+共享法庭’的专业润滑剂。”除了张月荷调解工作室外,中心还引入了“两代表一委员”、平安建设促进会、李西琴工作室等入驻。
跨省联调破坚冰
这样的“解忧驿站”,还在乐清各街镇开出了特色“分站”。在“中国电器之都”柳市镇,入驻镇综治中心的电气行业协会调委会就为企业提供精准的解纷服务。
专职调解员傅瑜的记事本里,记录了一场跨越浙蒙的“拉锯战”:原告浙江某电力科技公司追讨被告内蒙古包头某电气公司96.5万元货款时,发现双方存在未履行的以房抵债协议;由于该协议部分事项约定不明,导致原告不愿意履行;被告受困资金链断裂,无力支付。傅瑜通过共享法庭连线2200公里外的内蒙古企业,由法官在线释明以房抵债协议法律效力,历时3个月,调解促成“价值78万元的房产抵偿+47万元分期付款”方案。
“行业纠纷行业调,只有懂得行里门道,调解起来才能又快又准。”傅瑜指着案头《电气行业纠纷调解指引》,道出这个经济强镇年化解3330起纠纷的秘诀。
指尖诉讼跑出加速度
在综治中心大厅另一侧,中心的“数字大脑”正无声运转,工作人员小陈通过诉前调解模块处理离婚纠纷电子卷宗。系统会根据纠纷类型、调解员特长和过往成功率,自动分配最合适的调解员。
“当系统发出预警提示,基层智治综合应用、110平台、12345热线和部门、镇街排查等数据会瞬间汇聚,家长里短的纠纷苗头都逃不过这套‘火眼金睛’。”小陈介绍说。
走进综治中心内设的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市民李女士正扫描二维码上传材料。因楼上邻居装修导致房屋漏水,李女士申请网上调解。“在这里,可以一站式完成咨询、调解、提交司法确认申请等流程,不必在多个部门之间来回奔波。”李女士感慨道。
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浙江解纷码等平台,当事人扫码即可完成网上立案、网上调解等诉讼事务。今年第一季度,乐清法院共发出282份民事裁定书,其中线上解纷占比超50%,案均处理时间仅4天,为群众构建起快速解纷新路径。
夜幕降临,综治中心大厅的电子屏仍在闪烁。数据显示,这个全天候运转的矛盾化解枢纽,已累计化解纠纷1.5万余起,成功率达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