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翔商业广场坐落于德清县永安街158号。2010年,商场盛大开业,依托完善的周边配套、便捷的交通和密集的人流,数百家商户汇聚于此,形成品质消费和市井烟火互补的“永安街商圈”。
谁曾想,十多年后,因所有权人深国投(德清)商用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国投置业公司”)资不抵债,商场面临存亡危机。
为助企脱困,近期,德清县人民法院运用“预重整+庭外重组”模式,将市场化协商与准司法程序衔接,成功挽救这座商业地标。
12亿债务下的地标困局
在许多德清市民心中,正翔商业广场早已不是单纯的购物场所。“以前从乡下进城,正翔是必来的地方,我女儿第一次过生日,就是在这里。”市民王阿姨的话语,道出许多德清人对这座商场的情感羁绊。
1994年,德清县的县治从城关镇(现在的乾元镇)迁移到了武康镇,正翔广场恰逢其时,成为新城核心区最早的大型商业综合体,见证了城市繁华的起点。
“商场从蓝图到落成的历程,是我职业生涯中难忘的阶段。”项目的主要负责人李先生回首往事,语气中仍带着成就感,“团队当时致力于引入国内前沿的商业运营模式,在空间规划、业态组合、动线设计上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反复推敲,力求为德清打造一个高标准的商业环境。”
10多年的发展,新城变老城,商场新秀崛起。但这里,仍是老城区市民的生活中心。然而2021年以来,商海惊涛骤起,深国投置业公司这艘“巨舰”突然在债务漩涡中搁浅,差点给商场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2022年,因为深国投置业公司拖欠银行贷款,被法院判决偿还本息12亿余元。作为这笔贷款的抵押物及唯一的优质资产,正翔商业广场成为偿债关键。
法院判决后,银行把债权转让给某资产公司。关于偿债方案,双方曾自行协商,但最后没能达成一致,矛盾还越来越大。
债权人曾想过将商场拍卖,可它背后还涉及300多家商户。彼时商场仍在正常经营,强制腾退所有商户不仅代价高昂,区域的商业生态也可能遭受重创。
僵局之下,商场的生死悬而未决,商户持续流失,阴云笼罩。这座凝结着市民情感与记忆的地标,难道真要黯然退场?
“预重整”后艰难复苏
转机出现在2024年5月。考虑到执行困难,某资产公司向德清法院申请了破产重整,希望通过招募重整投资人,为企业“输血”注入资金。
“破产重整是困境企业集中清理债务、保留经营能力的一种拯救机制。”承办法官徐芳芳解释道。由于破产重整程序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贸然启动一旦未能重整成功,企业将直接面临破产清算的结局。德清法院引导债权人申请启动了“预重整”程序。“所谓预重整,就是企业在向法院正式提出破产重整申请之前,参照重整程序进行的一种‘预演’。法院也可借此摸清底数,为重整成功赢得时间。”
2024年5月,法院指定临时管理人开展“预重整”。此时,商场已经一团乱麻:债务利滚利攀升至14亿元;300余家商户流失了一大半;多家商铺拖欠租金……
“现在商场这么乱,租金交给谁我们都不放心!”“现在续约,到时候商场突然关门怎么办?”不安的情绪在商户间蔓延。
“这样的混乱局面,吸引投资人谈何容易?”徐芳芳坦言,稳定商场运营、恢复其商业价值是关键,可这非法院一己之力可成。为此,在县委、县政府支持下,一个由税务、市监、商务、属地街道等多方参与的专项工作组火速成立。
为了让商户们吃下“定心丸”,工作组协商在公证处设立公管账户,以此保障租金收入安全,商场水电、物业等基础性支出。与此同时,管理人团队针对沃尔玛、肯德基等核心商户开展多轮谈判,确保租赁关系稳定存续和租金顺利收取,稳定现金流支撑。
紧接着是“软硬件”的升级。为了进一步提升商场的投资价值,在主要债权人支持下,临时管理人果断决策,从公管账户支出500万元资金对商场进行提升改造。
老旧卫生间焕然一新,斑驳外立面重现光彩,迷宫般的导视系统变得清晰醒目……“以前带娃来,找个母婴室得转好几圈,现在标识清清楚楚,体验好太多了!”一位年轻妈妈由衷感叹。
形象提升后,招商团队及时引入网红餐饮与新兴业态,着力填补年轻客群空白。几个月下来,客流量开始逐渐回升,商户们的信心也被提振。
2024年8月,正翔商业广场正式对外预招募重整投资人。
“庭外重组”开辟新路
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感兴趣的投资人不少,但价格均未达到预期。”管理人团队负责人宁丽娟说。招募进行了快半年,意向投资人犹豫、债权人寸步不让,预重整也陷入僵局。
难道就这样前功尽弃?
2025年1月,峰回路转,在法院和管理人的引导下,债权人有了和解的初步意愿。德清法院敏锐抓住契机,果断终止预重整程序,转而全力推动双方开展“庭外重组”。
“相比预重整和重整,庭外重组是更纯粹的市场协商,债务人和债权人可以自行商议化债方案,方式更灵活、效率也更高。”徐芳芳说。实践中,由于债权人对债务人的资产负债情况难以全面掌握,在双方不信任的情况下,庭外重组较难实现。
但眼前,前期深入细致的预重整程序已彻底摸清了深国投置业公司的“家底”(抵押债权14亿元,普通债权750余万元),极大降低了重组风险。
且经过半年多的升级改造,此时的正翔商业广场已然恢复了“精气神”。百余家商户的年租金收入可达2000余万元,后续加大商业运作,前景依然可期。
“当高价引入外部投资人暂时无望,若债权人有能力接手运营,‘债转股’不失为一条现实的出路。”徐芳芳说。
最终,经过多轮磋商,最大的债权人某资产公司同意以接收深国投置业公司全部股权的方式,抵偿所欠的巨额债务,并一揽子兜底解决其他普通债权,实现了所有债务的100%清偿。
一场旷日持久的债务危机,最终在市场化的灵活协商中悄然化解。
“‘预重整+庭外重组’的衔接运用,为盘活困境企业、保护区域经济生态提供了新路径。”德清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蔡娟总结道。这不仅是一次成功的商业拯救,更是一次对城市情感地标的温情守护。
焕然一新的正翔商业广场,正重新汇入德清人的烟火气中,续写着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