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竞赛,我的逻辑能力、语言表达方式、应变能力和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全面锻炼和提升。”近日,台州市人民检察院干警陈静有感而发,她刚刚以第五名的成绩获评全国检察机关案件流程监控“标兵型”人才。
今年以来,台州市检察机关创新推出一系列人才培养计划,为强化检察队伍建设不断积蓄“源头活水”。“台州检察机关聚焦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夯实检察人才队伍建设基础,推动形成了‘检察成就人才,人才成就检察’的生动景象,为锻造品质台检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台州市检察院党组书记、代检察长周晓杨说。
创新学习模式,让“行家里手”走上三尺讲台
“不仅要‘把案办好’,也要‘把案说好’,让‘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理念走进更多人心里。”
“如何在平时办的案件中挖掘亮点,打造出省级精品案例乃至全国指导性案例,需要抓住哪几个方面?”
……
今年5月,台州市检察院政治业务双学双讲平台“台检大讲堂”创新推出“检察官教检察官”课程,两级检察院优秀干警纷纷走上讲台,讲述办案过程、交流办案经验、传递办案理念、分享案件背后的故事……这些既有高度又接地气的课程深受干警喜爱,不仅“叫好”还“叫座”。
“我们以‘大家谈’的模式,让工作有想法、有经验、有成效的同志走上讲台,通过分享优秀案例、办案心得,提升全市干警学习的积极性和实效性,为检察工作质效提升‘充电赋能’。”台州市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吴李智说。
截至目前,“检察官教检察官”课程已持续推出6期。在台州市检察院的指导下,各基层检察院也纷纷搭建学习“加油站”,温岭市人民检察院的温检大讲堂、路桥区人民检察院的“青检圆桌派”等特色学习课堂频频涌现。
这些精品课程的辐射效果不断增强,也结出了累累硕果。今年以来,台州检察机关2个案例入选最高检指导性案例,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另有10余个案例获评全国典型案例、全省精品案例,9篇重点课题获省检察院立项,1部法学专著出版。
强化岗位练兵,让“实战实训”锻造业务人才
竞赛既是检验队伍的“试金石”,又是锻造队伍的“加油站”。今年以来,台州市检察院积极组织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开展刑事执行检察业务竞赛、公文写作竞赛、控告申诉业务竞赛、检察官论辩赛、公益诉讼检察业务竞赛等各类比赛,让人才从实践中脱颖而出。各基层检察院结合地域实际,探索各项练兵赋能活动,更是“卷”出了新高度。
椒江区人民检察院组建“青垦椒检·椒阳”训练营,每月一期主题培训,由院领导牵头,邀请专家领导讲学、年轻干警实践、专业人员评价、优秀干警分享,让干警在实践中学习成长。路桥区检察院出台刑事检察岗位练兵方案,涵盖集中学习、小班培优、公诉人集训等内容,充分发挥2名全省优秀公诉人的作用,通过“陪、练、带”助力青年干警提升。临海市人民检察院成立“青年干警训练营”,由业务专家、标兵能手、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组织开展专项训练,持续推进专业人才体系优化。“周末历经8小时,脖子和手都酸到不行,看大家都聚精会神的,我也不敢放松半刻。”参加该院审查报告制作比赛的“90后”干警许嫣婷说。
通过参与各类业务竞赛,已有多名青年干警逐步从“年轻战士”成长为“业务尖兵”。今年以来,台州市检察机关共有7名干警获评省级以上标兵、能手,38名干警被纳入全省检察机关专业人才库。
完善正向激励,让“实干担当”成为鲜明底色
近日,刚在全国赛事上斩获第五名优异成绩的陈静,尚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又喜获一份意义非凡的殊荣。“及时性奖励对我们来说是极具分量且实实在在的认可与激励,这让我们心里特别有劲。”陈静说。今年以来,台州市检察机关对表现突出、实绩明显的12名干警进行及时性记功表彰,陈静正是其中一位。
今年以来,台州市检察院认真贯彻落实相关奖励政策规定,修订出台记功表彰规定,找准及时奖励工作“支点”,对在具有示范性、引领性的阶段性专项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干警给予记功表彰,进一步激励广大干警在新时代有新担当、新作为。
及时性奖励是台州市检察院强化正向激励的生动实践。“干得好,就要及时奖。用好正向激励,让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干警受尊重、有地位,才能持续激扬接续奋斗的朝气和锐气。”吴李智说。
台州市检察院持续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积极构建实时化、轨迹化、全周期的干部数字档案,加强动态化跟踪管理和精准化考量使用,常态化开展“贡献之星”“文明之星”评选,让在岗位上真抓实干、贡献突出的干部脱颖而出。
人能尽其才则检察事业兴。“下一步,我们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优机制加强检察人才建设工作,激发检察队伍内生动力,大力营造‘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氛围。”周晓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