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也没想到这篇文章会有那么高的阅读量。”慈溪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打开“群治分”里的“立法意见”板块,指着一篇名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办法(草案送审稿)》的文章,向“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全国媒体浙江行”主题采访团介绍说,这篇文章短短几天阅读量达到74120,评论近百条,“群众通过阅读文章获得‘群治分’,我们也借此了解民心民意”。
4月12日,采访团来到慈溪市桥头镇,实地感受“群治分”的魅力。“群治分”是慈溪市首创的基层数字治理应用,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基层社会治理,丰富群众参与各类活动的途径,有效激发群众参与社会共治的热情。
线上灵活场景
助力“四治融合”
“你看我们刚刚在平台上发起平安巡防活动,30个名额马上就报满了。”在慈溪市桥头镇“群治分”运营中心,该镇党委主要负责人介绍说,有了这个平台,他们招募志愿者轻轻松松。采访团在“群治分”平台上看到,今年以来,桥头镇已开展各类志愿活动数十场,最多时一天有数场,从垃圾分类到乱停车劝导再到护水巡河,各种活动吸引了众多村民参加。
2020年以来,桥头镇全面深化改革,搭建以个人信用为基础的乡村数字自治平台“桥头分”。期间,推出“桥头分”迭代升级版——“桥治分”。“‘桥治分’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通过增强群众责任意识、激发群众参与公共事务内生动力,努力打通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百米’,构建起党建统领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基层治理体系。”桥头镇党委主要负责人说。
经过桥头镇的试点,去年12月底,慈溪市委政法委结合社会治理工作实际,对“桥治分”进行梳理总结和迭代提升,将其升级为3.0版——“群治分”,目前已完成全市推广阶段性任务。全市“群治分”激活用户46万人,日均活跃人数超过1.6万人,依托“群治分”开展各类治理活动6700余件。
新升级的“群治分”开发了组织发动、宣传教育、服务惠民、积分激励、管理评价等五大核心业务板块,开辟建设了“我有话说”“我要学习”“乡风文明”等19个基础共性子场景模块。“各镇街道还能根据实际需求,嵌入特色场景。”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两分机制”模型
激发参与热情
“我今天又多了20积分,刚好可以兑换心仪的商品。”走进慈溪群治分运营中心打算兑奖的何大伯,被记者们围住了。“我参加了‘群治分’里发布的志愿活动,既参与环境美化,又有奖品拿,多好。”何大伯开心地说,“现在大家的积极性可高了,活动都要靠抢。”
据了解,与其他类似的积分应用不同,“群治分”有两个积分:数字积分和信用积分。其中,数字积分是用户参与平台组织的各类活动获得的分数,可按照所在镇街设定的积分兑换规则兑换商品或者服务,让参与群众既有“面子”又有“里子”;信用积分则是平台根据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各类行为和评价数据,通过特定算法由系统自动精准描绘的个人“信用画像”,可用作普惠金融、招聘就业、创优评先等领域优先享有更高权益。“两分机制”的激励模型,将线下复杂的各项治理行为量化具体化,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
同时,“群治分”还在党委政府、社会组织、群众用户甚至企业等治理主体间形成了一种开放式的资源交换互惠模式。它引入了中华慈善总会亚飞公益基金共同开展“亚飞-群治分”公益活动,既为“群治分”积分兑换运营提供了一条可持续的“输血”来源,减轻了政府财政压力,又为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搭建了平台和通道。
此外,“群治分”用户可以根据自己依托“群治分”的信用等级享受不同优惠贷款利率,目前已累计授信898户,授信超1.8亿元,累计用信达9807万元。近期,慈溪移动、慈溪电信等通讯运营商也主动成为“群治分”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