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还有南瓜和番薯等蔬菜,赶快拿来过秤……”8月4日早上7时许,开化县杨林镇号岭村的一块平地上,开化佳信配送的车辆旁,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给已过磅的村民支付现金。
“今年这茬番薯估计能卖1万多元。”村民毛阿姨开心地说,能在家门口赚钱,还得感谢两省多地成功化解了边界“壕岭关”这片山林的纠纷。
以“壕岭关”为界,开化县杨林镇号岭村与江西省德兴市昄大乡定坑村接壤。十几年来,两个边界村因接边地带的山林权属问题一直有所争执。2023年9月,定坑村姜某某等5名村民一纸诉状将号岭村村委会告上法庭,要求村委会退还山林。
开化县杨林镇党委政府得知后,以去年签署的浙皖闽赣四省边际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牵引,立即将这起纠纷通报给边界联勤联动工作平台。
平台马上启动矛盾纠纷跨界调解。收到信息后,开化县、德兴市两地的法庭、公安、司法、林业、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就聚集到设在杨林镇镇政府的联勤联动工作站,分析纠纷成因,商讨调解方法。随后,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将纠纷双方召集到工作站,倾听双方声音,了解争议焦点。由于准备充分,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以当事人的文化认同为切入点,引导双方搁置权属争议,并就这座山如何共同发展特色产业,以利益共赢推动纠纷互解、区域平安提出建议。
在情在理的分析,合法合规的说理,双方听得心服口服。经过多次协调沟通,最终纠纷双方同意搁置权属争议,共同发展特色产业。“其实这点林地也不值什么钱,虽然是两个省,但大家地理相近、语言相通、习俗相似,我就不再争了……”在今年4月的一次调解会上,定坑村的一名村民表示自己会撤回诉讼。不久,其他4名村民也撤诉了。
纠纷能有效化解,离不开上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落实。去年7月,浙皖闽赣四省边界市、县(市、区)政法系统负责人等齐聚开化,坚持“一体化”建设、“一条心”破难,搭建了一个以共建平安边界为基石,深化基层治理、完善平安机制、共享智慧成果的交流合作平台——边界联勤联动工作平台,并设立了工作站。凡涉及边界的矛盾纠纷、基层治理等相关问题,平台都会第一时间受理解决。
没有了纠纷羁绊,号岭、定坑两村放手发展产业。号岭村聚焦红色文化传承,在打造“红军果粮”品牌的基础上,积极谋划红色古隘研学基地项目。该村党支部书记傅远飞告诉记者,今年村里与开化佳信配送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共富大棚”,仅村民在“壕岭关”上种植的南瓜、甜玉米、番薯、辣椒等高山农产品今年销售额就达20万元。此外,红色古隘研学基地项目将于近日开工,将打造成集户外拓展、亲子游等于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而在山的另一边,定坑村建起了500亩的生态景观茶园,承包人张永刚信心满满,“没有了纠纷,高山茶产业未来发展可期”。
“现在我们两村的村民走动更加频繁了。就说定坑村的生态景观茶园的施肥,从他们那边爬上茶园得花1个多小时,而从我们号岭村走则方便又快捷。前段时间,茶园施肥每天用工20多人基本上是号岭村民,不但为我们村创造了就业机会,也增进了两村村民的感情。”傅远飞说。
同一座山,省界两村共同打造景观、发展产业,资源共享互补,过去的“纠纷山”变成了现在的“共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