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材料方收到了郑某拖欠的数十万元欠款。当天,银行也收到了郑某偿还的近百万元。至此,郑某所欠的债务仅剩下十万余元,距离清偿百万债务又近了一步。
因为生意的变故,郑某背上百万债务,突发的心脏病让还债之路更加艰难。卖掉唯一住房还债,郑某用行动诠释了做人做事诚信为本。他说:“只有早日把债还清,才能挺直腰板做人。”
46岁的郑某是玉环市小有名气的家具厂老板。21世纪初,他开始创业,生产制作古典欧式家具,并迅速崭露头角,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然而,近年来,受各种因素影响,生意越来越难做。郑某四处借款、筹钱,勉强使企业能够“活着”。
前年8月,原本谈好了一笔大生意,但临到交货时,经销商突然跑路,导致大量货物积压,资金链断裂,他的企业不得不面临关停处理。
“20多万元的员工工资,80多万元的材料款,130多万元的银行贷款,货物卖不出去拿什么还?”郑某寝食难安,开始大把大把掉头发。
2023年初,要债无果后,债主们接连将郑某起诉至法院。
催债的人接连上门,郑某只能频频道歉,承诺尽快还款,内心十分焦灼。
“工人赚的都是辛苦钱,不管多难,工人工资一定要拿出来,我是办企业的,要对他们负责。”2023年7月初,郑某在同行介绍下,转卖了厂中的机器,还抵押了个人的车辆,手头有了50多万元资金,第二天他就拿着钱结清工人工资。
“把工人工资结清,我的心里就敞亮一点。”郑某说,虽然工厂倒闭了,但堂堂正正做人,心里才过得去。
但郑某仍面临着巨大压力,材料款和银行贷款依然悬在头上。
为了多挣钱,郑某起早贪黑,东奔西跑打零工。可屋漏偏逢连夜雨,郑某因为心脏不好动了手术,彻底倒下了。
此后几个月,材料方和银行方多次催促郑某还债,未果。
案件进入执行阶段,执行干警摸排郑某财产,发现他的名下还有一处房产,可以拍卖还债。“几次联系郑某,电话均无人接听。执行干警赶赴郑某家中,早已人去楼空。”玉环法院执行综合科科长袁凡说道。
几次辗转,执行干警在医院找到了郑某,他因为突发心脏病,刚做完手术。
执行干警了解到,为了还债,郑某把家里的家具、电器、收藏品等所有值钱的东西都卖了,四处打零工凑钱,但突如其来的心脏病让他倒下了。“我也不会别的东西,只能做做家具。或许可以把房子卖了,凑点钱‘东山再起’,还清债务。” 郑某眼中带着无奈和歉意。这是郑某的“唯一住房”,也是他“赌一把”的最后押注。
对此,执行干警十分理解,但还是客观地帮他分析当前市场,劝说道:“做生意总是有风险的,如果失败了,债务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先把债还完。生意没了,一切重新开始。诚信没了,未来的生活会处处碰壁。”
“还款过程一定很难,但要守住诚信的底线,尽力跨过这道坎,未来一定能获得新的成功。”
释法说理下,郑某配合法院启动拍卖程序,爽快地在规定时间内腾空了房子,同意不动产的定向询价,并在网拍前通过微信朋友圈、抖音等形式扩大知晓度,推动拍卖顺利进行……
2024年2月,起拍价为86万元的房产以158万余元顺利成交。随后,郑某立刻付清材料款和部分银行贷款。
一笔笔债务的还清,让郑某看到了希望。身体稍加恢复后,郑某又开始奔波劳碌,他只有一个念头:争取明年把剩下的债务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