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人员”上门,杭州多名老人被骗!提醒:这事一定要做

  近日,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检察院办理了一起诈骗案,骗子的手法并不高明,但仍有多名老人中招。

  半个月内杭州已有多名老人上当

  骗子的招数并不新鲜

  “阿姨,我是社区党支部的,社区派我来的。”“大爷,我是您儿子同事,来看看您。”……

  近日,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检察院办理了一起诈骗案,起诉书显示,杭州一男子以冒充老人亲友同事、社区工作人员等身份的方式进入老人家中,取得老人的信任后,编造理由从老人处骗取财物,短短半个月内就作案三起。

  “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关怀

  90岁老人掏出3000元

  家住拱墅一小区的居民李奶奶就是受害者之一。

  2021年6月的一天,李奶奶在家听见有人敲门,开门后只见一名50多岁的男子,男子自称是社区工作人员,询问她家里是不是要找保姆。

  李奶奶已是90岁高龄,又有患精神疾病的孩子需要照顾,确实早就有此考虑。

  对方说,可以帮李奶奶联系介绍,最低价3000元一个月,“社区都知道你们家的困难,也想多帮助帮助你们。这个价格是很便宜的,你看如果要的话就先付3000元,我联系保姆看今天能不能过来做,今天不行的话就明天。”

  价格划算又能立马到岗,李奶奶果断答应,付了钱。见男子没有留下任何凭据和联系方式便准备离开,李奶奶连忙询问对方姓名。

  对方说自己姓陈,还指了指身上的徽章,说道:“社区让我来的,不信的话你看这个。”可李奶奶还没来得及看清楚,对方就离开了。

  事后,李奶奶越想越觉得不对,赶紧去了社区询问,一问才知社区根本没有这号人。

  儿子的“同事”上门求助

  大爷拿出家中所有现金

  除了李奶奶,刘大爷也被骗了,刘大爷说,他之所以上当,还是因为“自己太好心了。”

  刘大爷记得,被骗那天,一个男子上门自称是儿子的同事。刘大爷年纪大了眼神不好,只记得儿子有个常来往的同事名叫路路,便问了对方是不是路路。

  “对对对,是我是我。”男子顺势应下,随后顺理成章进了门,与老人拉起了家常、套起了近乎,还拿着手机和刘大爷的儿子通了电话。

  一阵嘘寒问暖之后,男子说自己遇到了一点难处,要去医院看病,但是身上还缺点钱,想找刘大爷借点。于是,刘大爷将家中所有的现金共1200元给了对方。

  男子走后,刘大爷打电话给自己儿子,才知道男子并不是路路,也没和他通过电话,刘大爷被骗了。

  半个月作案3起

  检察官提醒:家中老人也需要关爱

  这名男子正是犯罪嫌疑人吕某。据吕某本人交代,他平日没有工作,经常游荡于一些容易进入的老小区中,将目标锁定在老年住户身上,蹲点打听独居老年人的家庭情况,时机成熟后便冒用身份登门“拜访”,以各种借口骗钱。

  6月22日,吕某在另一小区故技重施,冒充社区党支部成员,谎称自己母亲出车祸需要用钱周转,骗取88岁的方大爷6000元现金。

  没有经济来源的吕某将骗来的钱用于赌博以及生活开销。

  经审查,犯罪嫌疑人吕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老年人财物,共计骗得人民币10200元。近日,经拱墅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诈骗罪判处吕某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9000元。

  “其实,骗子的套路并不高明,稍微核实下就能发现端倪。”承办法官提醒年轻人们,家中的老人,尤其是独居老人十分需要子女的关爱。作为子女,大家平时要多与家中的老人沟通,为老人普及反诈防骗知识,提醒老人增强防范意识。老年人自己也要注意,勿向陌生人透露家庭情况信息,对嘘寒问暖的陌生人保持警惕,守好自己的钱袋子,以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