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邓的遗赠扶养路

“虽然照顾叔叔的过程很辛苦,但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我很感谢共享法庭提供了这样一个解决问题的平台,让叔叔能够安详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近日,邓丽(化名)感慨地说。

邓丽的叔叔老邓(化名),是一名80多岁的孤寡老人。去年12月,一场突如其来的脑梗,让他的生活陷入困境。病愈后,他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老人有房屋,也有一些存款,摆在眼前的难题是,他之后的生活谁来照顾。作为一名孤寡老人,老人的遗产继承是否可以和眼下解决照料老人的难题挂钩?

面对老邓的困境,老人所在的衢州市衢江区举村乡党委副书记郑冠云,和共享法庭庭务主任吕江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几次商量之后,他们通过举村乡共享法庭平台,找到衢江区人民法院的联系法官徐望峰,希望能为老人找到一条妥善的出路,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法律问题,更是一个关乎人性和亲情的复杂难题。

详细了解老邓的情况后,徐望峰提出遗赠扶养协议的解决方案,“这不仅能有效解决老人的困境,也充分尊重老人意愿、保障其权益,是一个最佳选择。”

随后,吕江凯、徐望峰和举村乡共享法庭共享律师郑鹏程等共享法庭团队成员,充分与老邓沟通,耐心地向老人解释协议的每一个细节,确保他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在充分理解后,老邓的眼里重新燃起了希望,他表示愿意以遗赠扶养协议的方式解决问题,这也让大家有了坚定推进这一方案的决心。

吕江凯首先拨通了老人侄子邓天(化名)的电话,希望他能伸出援手照顾叔叔,但邓天家庭负担沉重,实在无力应承。吕江凯继续寻找其他亲属,终于辗转联系上了老人的侄女邓丽。面对吕江凯的询问,邓丽言语中满是犹豫,她不忍心看着叔叔孤苦无依,但照顾一位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谈何容易。

关键时刻,徐望峰和郑鹏程向邓丽解释遗赠扶养协议的法律效力和相关权益。“邓丽,根据法律规定与老人家的意愿,如果你能照顾你叔叔直到他离世,那么他名下的存款和房屋将合法继承给你。”徐望峰说。郑鹏程也补充道:“这是一份有法律效力的协议,可以保障你的权益。”

在共享法庭的有力支持下,郑鹏程拟写好了遗赠扶养协议,明确由邓丽负责照顾老人直至其离世,而老人名下的存款及房屋将在他去世后由邓丽合法继承。

2025年1月5日,老人家中,共享法庭的工作人员齐聚一堂。徐望峰耐心地向老人解释协议内容:“邓老,这份协议是为了保障你的生活,由你的侄女邓丽照顾你,直到你离世。你名下的财产将由她继承,这是经过法律认可的安排。”老人认真地听完徐望峰的话,用微弱的声音坚定地说:“我……我同意。”

在略显陈旧的老屋里,老邓颤抖着手,在村干部、庭务主任、共享律师、联系法官们的共同见证下,在遗赠扶养协议上签字;一旁的侄女邓丽,也在旁边签了名,在叔叔最后的日子里,她想让孤苦一生的老人能感受到亲人的温暖。而老邓,也将把自己的遗产赠与侄女,作为回报。

邓丽看着叔叔,心中百感交集,她深知这份责任的重大,并轻声承诺:“叔叔,我会好好照顾你的。”

在邓丽的悉心照料下,老人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半个月后,老人在家中安详离世。由于遗赠扶养协议的存在,老人的遗产并未引起任何纠纷,顺利由侄女邓丽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