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随着某新材料有限公司代表与孙先生握手言和,一场历时7天的劳资纠纷画上圆满句号。
“戴老师,我明明是被突然辞退的,他们却说我是自动离职……”近日,位于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智安港工业社区办公室的“解铃人工作室”的门被重重推开,孙先生因薪资发放与劳动关系解除问题前来求助。
就在几天前,孙先生准备返岗,却被门卫一句“系统显示你已离职”拦在厂区外。这让孙先生难以接受。
“解铃人工作室”立即启动纠纷协调机制,由调解员戴承成和网格长王熙组建专项调解组。调解组详细记录了调解进程:2月15日10:25首次接待,当事人情绪激动;14:30联动劳动监察部门调取劳务派遣合同;17:48接到孙先生第3通咨询电话……
为查清事实,调解组冒着严寒,跑了当事公司三趟,了解企业相关规章制度,翻阅双方的劳务合同,还采用工作室推出的“权益计算器”为双方厘清各个问题,引导双方在依法合规的基础上达成共识。
当孙先生在调解协议上签下名字时,他松了一口气。“没想到社区调解这么高效,既拿到了应得薪酬,还获得了合理补偿。经过调解组的开导,我也理解了企业的难处。”他说,“这些天我打了十几通电话咨询,每次社区都耐心解答,很上心。”
这是智安港“解铃人”培养计划的一次成功实践。作为社区2025年重点打造的基层治理创新项目,“解铃人工作室”以“纠纷就地化解”为宗旨,组建起由社区书记牵头、全体社区干部组成的核心团队,整合社区三师服务团、特邀老干部、企业HR联盟等力量,形成矛盾纠纷全链条化解机制。同时,“解铃人”也不断强化学习,口袋里随时揣着法律条文口袋书、企业通讯录和调解流程图“三件宝”,并积极参加“劳动争议调解实务”培训、“新时代枫桥经验”专题研修班等。
“‘解铃人’既是工作室名称,更是服务承诺。”智安港工业社区党支部书记何鸿杰表示,下一步社区将完善十五分钟调解服务圈,让更多社区干部成为矛盾纠纷化解的行家里手,让每一份合法权益都能在家门口得到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