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执行局前的红薯摊,为何围满了人?

残冬时节,寒风瑟瑟。台州市黄岩区人民法院执行局门口,一个移动烤红薯摊前围满了人。一名女士径直走向摊主,“给我一袋生红薯。”随后,她放下500元便匆匆离去。摊主叶某连声道谢,感动之余,一阵惭愧又涌上心头。

这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叶某是仙居县人民法院办理的一起小额借贷案件的被执行人。根据生效的法律文书确定,他需要偿还债权人4600余元,但叶某一下子没能还上。案子进入执行环节,法院执行干警顾惟一接手此案,经财产查控发现叶某名下无任何可供执行的财产,他所住的也只是大山深处一间农房。实地走访、多方打听后,顾惟一终于得到了叶某可能在黄岩的线索。

仙居法院委托黄岩法院协助执行。日前,黄岩法院的执行干警江健在街头找到了守着烤红薯摊的叶某。“我真不是赖账,而是想凑齐了一次性还清,我攒了快3000元了。”叶某急忙解释。

江健了解到,这段时间,叶某每天天不亮就准备,出摊后在寒风中一站就是一整天,只为了多卖红薯好还债。看着为生活努力打拼的叶某,江健心想,若将其拘留,虽符合程序,但会让他的生活雪上加霜。当时正值上班时间,烤红薯摊前鲜有人问津,江健便提议道,“这街上生意也不好,你先跟我回法院,咱一起想想办法。”随后,他在工作群里说了这件事。

干警们被叶某的诚恳打动,纷纷前来买烤红薯。于是,法院门口出现了暖心一幕,一些前来法院办事的当事人,也加入购买行列。很快,烤红薯售罄,只剩些生红薯。这时,文章开头的那名女士出现了。她原本是为自己的案件前来法院申请执行,见那么多人买红薯,好奇地向旁人询问,得知前因后果,她很感动,“执行工作本就不易,今天看到这么多人都在帮忙,我也得出份力。”因此有了开头的那番场景。

但即便有众人帮助,叶某距离还清债务仍有差距。“我出租房里有几百元现金。就差500元利息,能不能再宽限几天?”叶某沮丧地低下了头。就在大家发愁时,顾惟一历经一个半小时车程抵达黄岩法院,他立即联系申请人,向其讲明叶某的状况及目前筹款进展。电话那头,申请人被法院干警的执着与温情打动,爽快回应,“您说得在理,叶某这么积极,我也愿意让步剩余的利息,案子就这么结了吧。”

就这样,这起执行案件在两地干警的协同配合下、在众人的助力下,画上了一个暖心句号。叶某离开执行局前,不断说着“谢谢你们,谢谢法院”。顾惟一鼓励道,“案结事了,你以后好好生活,也常回家看看。”

唯有将心比心,才能真正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完美统一。这个发生在寒冬里的故事,如同烤红薯般传递着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