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对口支援西藏工作实施30周年,是检察机关开展对口援助工作30周年,也是宁波与凉山州结缘的第三年。2021年,浙江宁波与四川凉山开启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宁波鄞州区结对凉山州木里县。鄞州区检察院与木里县检察院携手同进,共绘“同心圆”,对俄亚乡大村村文物、传统村落风貌及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挥了检察力量。
2024年5月,鄞州区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四级高级检察官钱红红在木里检察院挂职期间,“益心为公”志愿者反映俄亚大村村文物、传统村落风貌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保护不力的风险隐患。她第一时间上报木里县检察院,组建办案团队并开展调查。
木里藏族自治县俄亚纳西族乡大村地处云川两省五县交界处,是迄今为止纳西民族文化及建筑群保存最完整的地区,有着“世界仅存,中国唯一”之称。252户人家的房屋依山而建,连成一片,房屋间留有通道,每家每户彼此相通,鳞次栉比,极为壮观,该村也因此被评为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四川最美古村落。
2024年7月至10月,办案组前往俄亚大村现场勘查10余次,发现其存在文物保护不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失、大村物质形态风貌损毁、消防安全隐患、道路交通安全五大问题。
“俄亚大村使用的东巴文是世界上唯一存活着的象形文字,这里是纳西族东巴文化原生形态保存最好的地方之一,然而村里缺乏对东巴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意识。”木里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本案主办检察官雷莽说。
检察官在走访中发现,部分核心保护区古建筑物年久失修,破损严重,用现代水泥和轻质砖涂抹外墙达到固定作用,且村内许多饮用水管处于裸露状态,与整体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格格不入。此外,村内的消防设施亦存在诸多隐患,村民建筑内的消防设施不健全,村落内的消防水管也无法投入使用。“整个村落多为木质结构,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钱红红担忧地说。
“地处偏远、基础设施落后、交通闭塞,成为阻碍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凉山州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负责人杨晓强说,“通往俄亚大村的道路部分路段存在坍塌、坑槽裂缝等,且缺少警示牌,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为实现一体化保护格局,木里县检察院立即向当地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检察院进行专题汇报,并联合鄞州区检察院,邀请两级三地检察院、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和挂职干部、专家学者、代表委员、人民监督员等跨越山海,赴现场实地听证,共同为俄亚大村的保护谏言献策。
在这场跨越民族、横跨山海、连贯东西协作的现场听证上,针对代表委员、专家代表和人民监督员等的提问,各部门一一作出回复和表态,表示将通过专项资金申请、协调各部门开展文物保护、消防安全等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推进文物修复、消防安全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并积极举办各项民族文化活动等。听证员则对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提出建议。
随后,木里县检察院现场向俄亚乡政府及各部门送达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建议政府发挥统筹指导作用,完善协作机制,压紧压实各部门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强化沟通协作,有效推进俄亚大村的综合性系统保护。
鄞州对口援助干部、木里藏族自治县常委、副县长董家俊也参与了听证会。据他介绍,鄞州计划在2025年安排900万元援建资金用于俄亚大村生活、消防供水水管改造、停车场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并梳理了5000万元的项目清单,计划在“十五五”期间实施文物保护修缮、非遗工坊提升、精品民宿建设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