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浙中绿立方”生态警务品牌 将绿色“高颜值”转化为金色“高价值”

走进金华双龙风景旅游区,林木葱郁,天蓝水清,各类野生动植物在这里栖息、繁衍;由当地早年废弃的石灰岩矿山九龙矿改造而来的金华“小冰岛”,以其清冷的高颜值成了远近闻名的“打卡地”。

无独有偶。在义乌市廿三里街道,除了山水灵动、鸟雀争鸣、和谐共生的自然生态,亦有创业创新、关怀备至、政商携进的“营商生态”,更有安居乐业、共治共享、齐头共富的“人居生态”。

这欣欣向荣的景象,离不开金华各地公安机关积极践行的生态警务理念。

“全力推进生态警务建设,生态是底色、共治是路径、共富是最终目标。今年以来,我们全力打造‘浙中绿立方’生态警务品牌,根据区域特色打造不同样板,力争将绿色‘高颜值’转化为金色‘高价值’,护航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金华市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队政委徐卫龙介绍说。

构建生态环境协同共治新格局,筑牢浙中生态绿色屏障

沿着盘山公路而上,坐落在半山腰的双龙生态警务联勤工作站非常醒目。站内,值班接警区、自助工作区、生态体验区、会商指挥区、调查调解区、装备储备区、生活舒缓区等七个功能区块一应俱全。

双龙生态警务联勤工作站站长胡锦达介绍,联勤警务站运行至今,不断调整优化职能体系、科学配置警力资源,创新“54432”的生态警务新模式:即合力、连动、法治、服务、美丽5个生态警务战略;值班、巡查、会商、流转4项工作机制;联合驻勤、联合巡逻、联合执法、联合救援4项基本职能;生态警长、生态共治、生态义警3支生态队伍;由部门单一执法到各部门联合执法实现最多查一次、从“绿色颜值”到“金色产值”实现共同富裕的2个转变,逐步成为生态联勤的前哨站、生态保护的战斗堡垒、生态文明的示范园地。

徐卫龙介绍,金华公安以联席会商、联动执法、联合监管、联合巡查“四联”工作法为载体,将生态警务纳入派出所主防范畴,全市117个社区警务室全部落实“+生态”职能。今年以来,已开展联合巡控3.3万余次、联动开展禁渔、野生动植物保护等联合执法137次,推动基层公安与行政部门从“联勤”到“共治”的蝶变。

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及资源领域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

今年以来,金华公安依托“生态警务”机制,扎实推进“昆仑”“剑锋”“生态之江”等专项行动,共侦破生态环境领域刑事案件212起,采取强制措施447人,侦办“省标”案件11起,破获生态环境案件同比上升60.6%,浙中生态绿色屏障筑得更牢。

金华公安发挥主力军作用,建立由15名专家、行家和骨干组成的“剑影”研判战队,市县一体、全方位合成作战,提升生态环境领域打击效能;通过各级公安机关不断拓展“生态警务”职责任务,进一步加大了非法采矿、污染环境、非法捕捞、非法狩猎、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等生态环境类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

要形成有效震慑,既要依法严“打”,更要以打促“防”。在严打破坏生态环境犯罪行为的同时,金华公安充分借助社会资源,与10个生态保护基地(宣教中心)开展警务合作,打造集生态文明宣教、治理成果展示、公益组织活动、涉案财物处置等于一体的多元化、实体化、差异化生态警务特色品牌基地。今年以来,金华公安依托各基地,深入开展“线上+线下”形式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环境保护主题宣教活动,营造良好生态保护氛围。作为浙江省重点生态公益林示范区,华溪森林公园植被覆盖总面积达22平方公里,被誉为维持生物多样性的“生物基因库”“天然植物园”。义乌市公安局廿三里派出所围绕“山水林草田渔”等多维度,与生态环境、行政执法、水务、应急、消防等部门携手,建成多跨协同的“生态联勤工作站”,植入生态类违法犯罪打击、野生动植物保护、园区生态治理等14项社会治理功能。

不久前的一天,华溪生态联勤工作站格外热闹,站外举行着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式集体婚礼,站内的农特产品展销区、生物多样性科普区等同样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从象征义乌商贸传奇的拨浪鼓挂坠,到廿三里特有的各类农副产品,再到义乌小鲵、白颈长尾雉等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工作站除了实现“生态警务”的高效运作,更成为了可学可感、共治共富的重要平台。

全域生态共融共治,护好绿色共富新画卷

“就两天时间,人员全部到位了,你们联勤室真的帮了大忙啊!”前不久,义乌廿三里工业区内某饰品企业负责人杨南武在与“智饰云生态联勤室”值班人员陈雪峰交谈中,无意间透露了企业最近人手紧张、出货困难的问题,没想到经后者与街道、村社协调后,10多个村民紧急“上岗”,该企业不仅解决了燃眉之急,还与村社达成长期合作,实现村民“家门口”就业。

今年以来,金华公安聚焦美丽共富,制定出台《生态警务护航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十五条举措》,对属地绿水青山型企业落实“整治企业周边治安、快处企业矛盾纠纷、服务企业行政事项、保护企业知识产权、企业执法宽严相济”五项安企措施,加大公安增值化服务保障,筑牢专精特新生态企业防护体系。

在生物制药产业区、绿色生态产业集中区等区域,金华公安建立生态警务联勤工作站或护企联络站,实施“生态警长+知产警官”联合护企模式,建立“知产联络、生态护航、刑事打处、行刑共治”四大矩阵,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风险预警等“一对一”包办、“点对点”服务。

在农产品丰收、游客出行高峰等节点,全市生态警长全力护航生态经济发展和文旅产业振兴,组建护果、护茶、护游先锋队,开展四个保农活动和打击旅游违法犯罪、整治旅游市场乱象等六大护游行动,并在线上开展安全宣传、政策宣讲,线下前置警务工作到茶山果林和旅游景区,及时解决村民、游客的“急难愁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