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赋能城市,城市反哺快递。快递物流是桐庐的一张“金名片”。近年来,桐庐县人民法院紧盯快递物流行业发展之需,持续深化快递物流产业全生命周期、产业全链条司法保护,优化快递物流经济发展环境。相关做法获评中国地方政府营商环境优秀案例,并受邀在“2024中国营商环境50人论坛”作主旨报告。
高效解纷“快车道”
定分止争更舒心
东莞某速递公司是一家老牌货运物流企业,2021年7月,该公司分别向江苏某科技公司及其子公司杭州某智能公司采购了两批快递分拣机。然而,东莞公司在与江苏公司交易过程中却因设备质量问题引发了诉讼,虽然案件还在办理中,但东莞公司认为两份采购合同是同类设备,为此拒绝履行与杭州公司之间的合同。无奈之下,杭州公司向桐庐法院起诉要求东莞公司继续履行合同并支付剩余货款。不久,东莞公司也在广东提起诉讼,要求解除合同,并返还货款1000余万元。后两案合并至桐庐法院审理。
承办法官章涛收到案件后,细致翻阅双方提交的材料,初步判断杭州公司设备尚未交付,难以认定存在质量问题,理应继续履行,但联系东莞公司后,其发现东莞公司态度坚决,如果一判了之,东莞公司大概率会在收货后再次起诉。为防止“此案结、另案生”,在章涛的反复沟通、释法说理下,最终这起牵涉三家公司两年有余、跨越浙广两地的纠纷在一个月就得到了彻底化解,两家公司一致决定解除合同,并由东莞公司赔偿杭州公司备货损失。
2024年,桐庐法院充分发挥富春江科技城人民法庭的专业化法庭优势,针对快递物流纠纷,开展专业、高效司法服务。“法庭不仅设立了快递物流案件诉讼服务专窗,还开通了法治服务电话专线,实现法律咨询、立案申请、文书送达等事项一窗受理、全程通办。”富春江科技城人民法庭负责人介绍道。
风险防控“预警灯”
靠前化解更安心
2023年5月,科技城法庭陆续接到9起被告为同一家企业的快递物流纠纷,触发了“商事纠纷预测预警”系统。
收到预警信息后,法庭负责人迅速核查。经查,被告是一家向顺丰等快递公司提供包装材料的公司,虽因经营不善拖欠了大量货款,但仍在正常供销,其库存货物和应收账款价值也远高于未结货款。但9家起诉的供应商均要求查封该公司名下设备等资产,更有20余家供应商围堵在公司门口,阻拦发货,双方矛盾趋向白热化。
为此,承办法官立即协同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召开协调会,邀请供应商代表和被告公司共商解决方案,经充分沟通后形成一致意见,即由被告公司在30日内对所有供应商提供的账单进行核对,签订协议、分期付款,同时对被告公司设备进行动态查封,允许公司正常生产销售回笼资金,但相应货款需进入法院监管账户。
截至目前,该公司经营已重回正轨,向包括涉诉9家在内的全部供应商已支付货款1100余万元。
近年来,桐庐法院围绕快递物流、针织制笔等产业构建了“商事纠纷预测预警”和“企业司法画像”两大核心模块,旨在以数智赋能行业风险防控。“今年以来,我们已精准发出16条监测预警信息,为风险防控、政策制定及行业监管提供科学依据,助力快递物流产业健康发展。”桐庐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刘刚说。
法治服务“直通车”
护企发展更暖心
2024年10月,在位于桐庐县快递物流增值服务中心的快递物流共享法庭内,“法治引航 快递无忧”沙龙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桐庐法院的法官聚焦快递物流领域新业态用工模式、加盟经营、供应链金融等行业难题,以生动的案例解析,将复杂的法律条文转化为易于理解的语言,让法律知识接地气、入人心。
“法官们分享的真实案例让我印象非常深刻,过去在生产经营中一些不太在意的细枝末节竟如此重要,启发很大。”企业家代表张先生对这次活动大加赞赏,他说:“作为快递物流行业的一员,常态更新法律知识是规范经营不可缺少的一环,法院定期举办这样的法律沙龙活动对我们而言十分可贵。”
今年以来,桐庐法院以法官“走出去”、企业“请进来”相结合,先后举办“送法入园 为企护航”系列普法讲座20余场,同时邀请企业家代表走进“与法同行”会客厅,开展法律沙龙、旁听庭审等活动30余次。
“接下来,桐庐法院将进一步找准司法服务企业的切入点、着力点,不断创新完善助企、护企新模式,为企业提供形式更加多样、便捷、专业的配套司法服务,让优质的司法环境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硬核实力。”桐庐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朱晓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