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盆景”变“风景”
访江干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叶素


  江干区位于杭州主城区的东部,行政区划面积105平方公里,下辖8个街道,共有143个社区、4个行政村。作为杭州市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的“桥头堡”,杭州市委市政府、市民中心、东站枢纽等均在江干,钱江新城CBD更是集聚了各类金融、财富中心,共有金融企业5600余家,此外,这里还是杭州的市场大区、拆迁大区和流动人口大区。

  近年来,江干区委、区政府坚持“平安报表”“经济报表”两手抓,“平安创建”“社会治理”两手硬,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实施“五圈五防”工程,努力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的江干实践,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G20杭州峰会、十九大等重要时间节点的维稳安保任务,连续14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平安区”称号。

  叶素介绍说,这些年,江干的社会治理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经验体会:首先是构建了系统的治理体系,江干区创新实施“五圈五防”建设,全力打造具有江干特色的市域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和新时代“枫桥经验”中心城区样板。创新实施“双网共生”社区治理模式,推进“邻里坊”建设,坊内问题解决率达90%以上。深入推进基层党建“同心圆”工程,形成“市域治理治理共同体”。其次,江干区运用智慧手段,打造“在线警务”工作,运用物联多维感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有效推动警务工作由被动向主动、粗放向精细、盲目向精准、离线向在线的转变,实现了警情案情大幅下降、破案打处大幅上升的目标。再次,江干区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全面发挥“凯益荟”的示范引领作用,以专业化服务补足社区治理功能短板,使其成为社会组织“孵化器、服务器、助推器”。截至目前,全区共培育社区社会组织1917家,年均开展各类服务活动1000余场次,服务群众近10万人次。成立了一支多元素、多部门、多人员作战的平安督查队伍,形成“计划-督查-整改-分析-通报-回访”闭环工作机制。

  下一步,江干区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作为新时代政法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深化“五圈五防”建设,着力打造具有江干特色的市域社会治理工作体系,重点在平安护航新中国成立70周年、平安创建、信访治理、扫黑除恶等方面下功夫,加快推进区、街道、社区三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机构建设和网格化建设,扎实推进50个“智慧安防”小区建设,不断出“新品”塑“精品”,变“盆景”为“风景”,努力打造市域社会治理全国标杆城市先行区,为江干“高水平全面建设国内一流现代化中心区、打造世界名城首善之区”保驾护航,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