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互联网大厂反腐广受社会关注。其实,随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查处企业内部员工职务犯罪,挖出影响企业健康发展、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企业“蛀虫”,一直呼声响亮。11月20日,记者从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召开的“检察蓝助企红”检察开放日暨“检察护企”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聚焦企业内部贪腐依法惩治,全省检察机关通过开展“啄木鸟”法律监督、清廉民企法治护航等专项行动,批准逮捕企业内部贪腐案件342件401人,提起公诉811件1112人,显示了依法从严打击的法治力度。
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过孟超介绍,今年以来,围绕企业当前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全省检察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紧盯护企重点,精准开展法律监督,回应企业关切。截至10月,全省检察机关共办理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涉企案件5028件,有12起案件获评最高检典型案例。
我省检察机关开展专项行动,惩治民营企业内部贪腐,比如,聚焦工程招标、设备采购等关键环节,紧盯职务侵占、挪用资金、商业贿赂等犯罪类型,先后3批次挂牌督办28件重大案件,上下联动、严肃惩治,该做法被最高检推广。在办理涉企案件过程中,检察机关把追赃挽损作为评价监督办理涉企案件质效的一个重要标准,实行“一案三查”,查赃款赃物去向、查全部关联人员、查是否善意取得,全方位、全过程开展追赃工作,在检察环节共帮助500余家企业追赃挽损4亿余元。
全省检察机关还聚焦趋利性执法司法顽疾,开展专项监督。省检察院对查封企业资产2年以上未解封的1.7万余条数据线索进行排查,联合公安机关帮助123家企业解冻账户资金7000余万元、解封房产6套、解除扣押汽车20辆;在全国率先实施“净化空壳公司”专项行动,搭建数字监督治理模型40余个,为企业挽回损失1亿余元。
知识产权是企业的命门。我省检察机关构建综合履职模式,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综合保护。截至10月,全省检察机关共办理知识产权案件904件。在该类型案件办理中,检察机关深化“诉前调解”机制,实行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诉前调解全覆盖,将积极赔偿作为认定犯罪嫌疑人认罪悔罪、从轻处理的情节考量,共办理诉前调解案件258件593人,帮助255家企业获赔1.2亿余元,协助提起附带民事诉讼303件,尽全力帮助企业以最低成本、最快速度挽回经济损失。
围绕企业的法治需求,全省检察机关优化检察服务,创新服务载体抓手,搭建护企法治服务平台,在12309检察服务中心设立涉企控告申诉绿色通道,实现涉企举报控告快速受理和优先办理。杭州、宁波、温州等地检察机关结合当地产业特色、企业需求,协同相关单位建设“全域检察e站”“营商环境投诉监督中心”“企检服务中心”等平台,有力推动形成我省涉企法治服务增值化改革检察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