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消防救援大队“四加法”精心打造新学期校园消防安全防线

  新学期伊始,为确保辖区各大中小学校、幼儿园消防安全工作,宁海消防救援大队高度重视、结合实际,多措并举,“四加法”精心打造新学期校园消防安全防线,改善消防安全环境。    

  一是服务+指导,抓好“预防关”。大队积极联合县公安、教育、街道组成检查组,集中对全县大中小学校进行消防安全联合检查行动,重点对即将复课的中小学、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场所、学生图书馆、食堂等场所以及周边环境进行逐一摸排,针对检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严格落实整改责任和整改时限,指导校方落实整改方案,并安排专人回访复查,着力实现了校园火灾隐患“零死角”。

  二是检查+自查,锁紧“责任关”。大队督促各学校立即对本学校的电气线路用电设施、食堂油烟管道、燃气管道进行一次全面检修,坚决避免“带病开学”。要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室内外消火栓、灭火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等消防设施、器材进行一次全面测试维护,保证完好有效。要对消防车通道、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进行全方位自检自查,要严格落实消控室值班、防火检查、巡査制定有针对性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三是预案+演练,把好“安全关”。指导学校修订完善灭火救援预案,开展针对性训练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故,快速、安全、高效处置。大队加强对辖区各学校“六熟悉”,根据不同学校的规模大小、实际情况、地理位置制定应急预案,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组建专门的消防安全“处置小组”。重点针对学生食堂、实验室、图书馆等重点部位,准确掌握建筑结构、消防设施、消防水源、消防通道等情况,指导建立灭火救援“协作圈”,对与各校园周边经营场所微型消防站进行摸底、备案,建立联勤联动、区域协作工作机制。同时,大队宣传人员组织各学校教职员工复学前灭火演练,制定校园火灾应急预案,讲解火灾发生时的逃生路径,组织开展一次消防疏散演练,提高师生在紧急情况下逃生自救能力,坚决守好校园消防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四是引导+宣传,做好“意识关”。大队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积极组织指战员走进各中小学校开展消防知识讲座,通过讲解日常生活防火、逃生自救技能和初起火灾扑救等消防常识,有效提升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同时,大队依托消防站,邀请各中小学生、幼儿园师生进红门“零距离”接触消防、体验消防生活、学习消防知识。此外,大队充分借助LED电子显示屏、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宣传平台,滚动播放逃生疏散知识、防火知识和火灾警示标语等内容3000余条;大队积极组织辖区派出所、志愿者深入中小学校,采取“手把手”指导的方式,指导校园内的安保人员开展排查火灾隐患、火灾隐患整改、初期火灾扑救等内容培训,为校园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业务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