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建德市巾帼书记成果展上,寿昌镇望江社区书记何泉手捧一本边角磨得发亮的笔记本登台。她轻轻抚摸着卷起的书页,动情地说:“大家一定想知道,我为什么带着这样一本旧本子上台?因为它是我18年社区路的见证。”
这本笔记本,正是何泉和同事们接力书写的“民情日记”。在望江社区的一间办公室里,28本厚厚的“民情日记”静静摞放,纸页泛黄卷边,密密麻麻的字迹里,记录了一个社区18年来的民生冷暖。
何泉上门走访
2008年6月,彼时还是社区干部的何泉带上一本笔记本,第一次叩响89岁蒋老伯的家门。屋内杂物堆积,气味难闻,坐在角落里的老人看起来有些孤寂。何泉心头一紧,在笔记本上郑重写下:“多陪伴老人。”从此,社区干部和志愿者的目光与脚步便未曾远离:蒋老伯家的屋顶漏雨,立刻协调修缮;生活不便,多方联系保姆……这份关爱温暖了老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蒋老伯决定将三分之一的财产赠予社区,定向帮扶困难老人。
也是从2008年起,何泉和同事将这本笔记本唤作“民情日记”,每次走街串巷都会带着它,随时记录下社区里的大情小事。
2014年,5岁的小胡(化名)父亲失联、母亲改嫁,与奶奶、弟弟相依为命。何泉和同事在“民情日记”上记下后,立即行动起来:帮她办理低保,送入幼儿园,在社区书吧陪她阅读。党员们接力关怀,从作业本到书桌,从冬衣到围巾……去年8月,她以优异成绩考入新安江中学,喜讯传来,整个社区都在为她喝彩,而何泉和同事也将这一喜讯记到了“民情日记”上。
“守护驿站”暖民心
“民情日记”越写越厚,居民的需求也越来越清晰,并由此催生了“365微事志愿服务”。“望江一哥”党员维修队主动为居民修理电器,“宅急送”网格员风雨无阻上门服务,“幸福方桌”为老人送餐谈心。如今,志愿服务队已经从最初的32人壮大到318人。同时,社区还打造了“解忧驿站”和“守护驿站”:90岁的孤寡老人庞奶奶曾在此无助落泪,志愿者全程陪同跑法庭、查资料,最终帮她解决了困扰多年的房产证纠纷。
18年来,28本“民情日记”记录着望江社区“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的生动实践。而今,这些“民情日记”仍在续写新的温暖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