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不熄的温暖灯火,“的士大食堂”的爱心坚守

夏夜凌晨时分的宁波市鄞州区贺丞路上,“的士大食堂”的灯光依然明亮。52岁的老板孙益辉,正忙着为刚收车的出租车司机端上热腾腾的饭菜。这家看似普通的小餐馆,十年来始终是这座城市新就业群体的“暖心驿站”。

1997年就成为出租车司机的孙益辉,对行业的艰辛有着切身体会。“吃饭没个准点,上厕所都得掐时间”的工作状态,让他落下了胃病。那些深夜收车后无处觅食的经历,特别是“又累又冷时渴望一口热汤”的记忆,促使他在2014年做出决定:用18年开出租攒下的积蓄,开一家专为的哥服务的餐厅。

开业第一天,孙益辉就在门口郑重贴出告示:“无论多晚,总有一盏灯为的哥亮着。”创业初期,他和妻子王静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72岁的老母亲心疼子女,主动来店帮忙择菜。很快,儿子儿媳也加入进来,承担洗碗等后勤工作。如今,这个由三代人共同经营的食堂,将“家”的温度传递给了每一位风尘仆仆的来客。

走进食堂,“甬爱商家”的标志下是一幅温馨画面: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代驾小哥、建筑工人围坐用餐,几位白发老人手持社区优惠券正在排队点餐。2023年与白鹤街道孔雀社区结对后,这里开始为60岁以上老人提供88折优惠。“这些群体和的哥一样不容易,都应该多照顾。”孙益辉道出了全天营业的初衷。

十年间,“的士大食堂”的菜品价格几乎没变:素菜仅从5元涨到6元,红烧肉、清蒸鱼等荤菜始终保持在12元至15元。“10元吃饱,15元吃好”的承诺,让许多囊中并不宽裕的劳动者,在这里找到了实惠。前台的“爱心服务站”还备有应急药品、充电线和免费热茶,即便凌晨也敞开大门,为夜班工作者提供便利。

如今,这家食堂日均接待超千人。常客司机老陈说,一份红烧肉配米饭是他深夜工作的慰藉,“晚上看到店里亮灯,就知道有热饭等着。”

孙益辉的善举点燃了爱心接力——在他的带动下,白鹤街道已有100余家“甬爱商家”涌现,这个温情数字仍在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