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综治中心来了“青春体验官”,守护日志里藏着校园的平安密码

近日,由长三角法治传媒研究院主办,浙江法治报和华东政法大学韬奋新闻传播学院共同承办的“长三角大学生看浙江”暑期实践调研活动走进台州临海。调研小组先后到访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综治中心、吉利(校企)综治中心与台州学院(临海校区)综治中心,围绕高校综治中心建设、机制优化、安全防控机制等重点议题开展实地调研。

近年来,高校在平安校园建设过程中出现矛盾纠纷高发易发、校园及周边社会治安风险隐患增多、师生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等治理难点堵点,需要政府部门、社会力量的协同治理。针对这一情况,临海市率先试点建设“高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这一平台,探索将信息收集、风险研判、矛盾化解与应急处置等功能集于一体,推动构建校园安全治理新格局。在具体实践中,不同高校结合自身特点探索出多样化的综治中心建设路径,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治理模式。

一中心多点位布局:精准覆盖分散校园

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因校园面积大、功能区分散,采用“一个中心,多点位布局”模式建设综治中心。在对该校综治中心调研中,调研小组在校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陈涧燊的带领下,实地走访了教学区与实践基地,深入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历程以及综治中心的整体建设情况。

随后,双方举行了专题座谈会。调研小组与陈涧燊、副校长周孟德、驻校警官张敏等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座谈会上,陈涧燊重点介绍了综治中心自运行以来在资源统筹、多方联动和隐患处置等方面取得的实际成效,强调该模式有效提升了校园安全管理的响应速度与服务能级。

校企共建协同治理:综治服务直抵“生活圈”

浙江吉利技师学院依托“校企共建”机制,建立了由学生、教职工与企业员工共同参与管理的校企综治中心,实体化空间位于师生与企业员工的宿舍区,综治中心已经成为校地协同治理的重要枢纽。

调研小组在实地走访中,与综治中心工作人员深入交流,全面了解了学院的综治中心机制建设情况。其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学校关注的重点问题,据副院长高峰介绍,学校在心理健康服务方面推行“三线管理”模式,形成由综治中心统筹、多方协同的响应机制。他表示:“综治中心就像学校的大脑和中枢,提高了学校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对接效率,推动各类问题在源头得以及时化解。”

“独立办公+多元入驻”:打造高校综治中心前沿阵地

台州学院(临海校区)综治中心采取独立办公模式,公安、消防、应急等13个部门集中联合办公,并划分功能明确的独立办公区域,实现了职能整合和资源共享。调研小组与台州学院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座谈。

会上,驻校警官结合多起校园突发事件,介绍了综治中心在应急响应与风险化解中的作用机制。其中一例为:某女生在五一假期前因感情问题情绪崩溃,实习期间突然失联,存在安全风险。驻校警官上报后,公安人员立即启动公安技术手段,迅速锁定其位置,并协同相关老师前往现场安抚。调研小组在与工作人员面对面交流中,切实感受到综治中心作为校园安全治理“前哨站”的作用,真正把安全防线织密到了学生“身边”。

此外,调研小组还将以高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主题,深入走进政府相关机构,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案例采集等多种方式,挖掘高校综治中心的创新做法与典型经验,讲好高校综治故事,传递青年视角下的平安校园建设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