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申请使用‘咸菜下午茶’模式来调解……”日前,景宁畲族自治县某光储一体化示范项目的负责人刘鸣(化名)来到东坑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负责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吴希斌得知消息后,立即赶往现场。
“光储一体化示范项目是带动我镇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总投资超3亿元。现在工地上有工人投诉说包工头不给结算工资,项目部这才找到我们。”吴希斌说。原来,2024年该项目部进行招标后,将基建打孔事宜委托给贵州的一家小型建设公司,随后该公司在贵州组建了一支施工小队前往景宁进行施工。
“我不是不结算,是他们说话不算数。原本说好了工资按照打孔的数量计算,现在他们让我多出钱,这我怎么结算?”包工头小李(化姓)很是委屈。“是按数量算没错,但是孔的大小、粗细标准不一样,施工难度、人力成本肯定也会有变化,怎么能一样算,他就是欺负我们。”施工小队队长小王急忙反驳说。
吴希斌听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于是,他和刘鸣一起,邀请小李和小王前来东坑镇品尝东坑特色“咸菜下午茶”。
“咸菜下午茶”,是景宁东坑一带乡风民俗,历史悠久,原本是农村妇女在农闲时相互邀请,品山茶、就咸菜,围桌闲谈,在家长里短之间化解嫌隙、增进感情。而后,逐渐演变以“咸菜下午茶”为平台化解矛盾纠纷。
那个下午,围坐在铺着藏蓝底小白花的四方桌前,小李和小王在品茶就菜的同时,慢慢打开心结,最终握手言和,不仅解决了工资费用问题,还约好2025年继续合作。
“‘咸菜下午茶’是我们当地一项融合地方特色和民俗的矛盾调解方法。我们在此基础上再次创新,探索新时代‘枫桥检验’民族山区版---‘三XIAN’(闲贤咸)模式。”吴希斌介绍说。
“闲”指的是闲聊。东坑镇每当有“大小事”发生时,总会组织村民围坐一堂,一边品尝咸菜,一边畅所欲言。通过闲聊的方式,将许多潜在的矛盾逐步化解。
“贤”指的是贤者。挖掘村里、镇里有威望又热心的贤者,邀请他们参与到乡村治理中。在面对征地拆迁、乡村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事项时,“贤者”们通过协商共治找到平衡点,为村庄的发展出谋划策。
“咸”指的是富足。东坑镇作为知名的“咸菜名镇”,有着90多种不同种类的咸菜。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镇里开展“斗咸大赛”等活动,不仅带动了当地的旅游经济,优质咸菜还能通过咸菜共富工坊进行加工和售卖。
“三贤”模式不仅为东坑带来了新的收入来源,更让咸菜成为了当地的一张新名片,景宁县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该模式的内涵与实践,打造出更多景宁特色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