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十八般武艺”的出入境大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武功秘籍”

近日,全国妇联公布2024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及全国巾帼文明岗名单。其中,杭州市公安局萧山区分局出入境管理大队获评“全国巾帼文明岗”。

这支队伍为何能获此殊荣?记者探访发现,队伍里的“芳华”们都藏着“十八般武艺”。

火眼金睛

出入境管理大队中管民警郭盼负责审核材料,有一双“火眼金睛”。

今年1月,申请人王迅(化名)递交护照加急申请材料,郭盼认真审查起来——王迅,40岁,出国理由是被国外某所大学录取。

“40岁的年龄被大学录取,这样的事情以前确实发生过,不过很少。”郭盼仔细查看录取通知书复印件的角角落落,发现通知书上的姓名与申请人实际不符。

郭盼立即打电话给王迅,在交流中,郭盼了解到,王迅只有小学学历,不懂英语,日常从事月嫂工作。听到这些,郭盼已经明白了个大概,有部分非法中介以高薪出国务工名义,诱骗国内低学历人员通过办理护照和旅游签证至境外从事非法务工活动,赚取中介费用。再一细问,王迅果然是被中介公司要求出国做月嫂。

“他们很可能是诱骗你去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千万别去!”在郭盼苦口婆心的劝说下,王迅最终打消了出国赚快钱的念头,撤销了护照申请。

外语达人

31岁的沈艺笑起来会露出两个小酒窝。她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英语专业,通过了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目前担任签证咨询代受理中心辅警一职。

沈艺是大队里的“翻译小助手”,许多外国人到出入境申请签证或居留许可时,对办理所需材料和流程一无所知,这个时候,沈艺就出马了。

今年2月,一名30多岁、来自尼日利亚的男子在大厅徘徊,沈艺觉得对方可能需要帮助,就上前跟他沟通。男子说,自己和中国的一名女子结婚不久,如今自己大学毕业,想要继续留在中国,不知道要办理什么签证。沈艺告诉他,需要办理团聚类签证,而且女方也得来。沈艺还找来一张纸,贴心写下所需材料和办理流程,男子临走前给沈艺竖起了大拇指。

“到出入境窗口办理业务的外国人有很多,我都有过交流。”沈艺说。虽然她在学校里英语成绩很好,但实际沟通起来有时也会有点吃力。“现实交流中,我需要掌握更多‘地道’的表达方式。”沈艺说,如今她经常看一些国外影视剧,就是为了巩固、提高自己的外语交流能力。

时间“魔法师”

去年,萧山区出入境业务量出现井喷式增长,日均受理量较往年增加3倍。每天,出入境大厅内人潮涌动,到了下班时间,往往还有十几名市民来不及办理业务。

出入境管理大队副大队长黄晴想了一招,将原有6个受理窗口动态调整为“通办+潮汐”模式,高峰时段增开至8个窗口,一些原来不办理出入境业务的窗口也参与进来。

针对学生群体,大队推出“午间延时服务”和“夜间专场”。“他们请假来办理业务不方便,我们就尽可能减少午休时间,延长下班时间,为他们办理业务。”黄晴说。

黄晴还仔细梳理办证流程,精心制作成一套简单易懂的流程指引,投放在大厅显眼位置,避免群众因流程不明而耽误时间。

应对业务激增与警力不足的双重挑战,黄晴通过轮岗,培养锻炼了不少“全能型”工作人员。目前,大队全员掌握导办、受理、审核等全流程技能。

这支拥有40名岗员(其中女性30人)的队伍,去年全年签发护照7.4万本、港澳出入境证件签注9.5万人次,实现零差错、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