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在杭州一个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监督活动中,西湖区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部门的检察官在现场手持一只类似执法记录仪的仪器,拍下工地是否有扬尘、是否已经按要求整改完毕等视频,完成了对这项监督活动的取证。别小看这只手持设备,它可不是普通的执法记录仪,而是运用了高科技的检察区块链取证设备。它记录的影像,不仅能自动生成包含时间、地点、数据格式、校验码等取证要素在内的取证报告,所有电子数据的校验码(俗称“电子指纹”)还能自动上传并存储到支付宝专门为检察院等司法机关定制的“法证链”上,确保电子数据不可篡改和证据的规范可信。
为什么会在取证中用上区块链技术?西湖区检察院的检察干警介绍说,在执法现场,公安、城管、工商等执法人员都会打开摄像机和手机等设备,记录执法过程。但这样的视频记录在作为司法证据使用时,在认定上仍可能存在隐患和瑕疵,比如无法证明图像、视频等影像信息是否客观真实,是否被篡改、剪辑过。
面对这样的司法难题,按照以前的办法,执法机关往往以盖公章、签名等方式“自证清白”。而现在,用上区块链技术的检察区块链取证设备,就可以作为独立可信的见证人。一方面,这个类似执法记录仪的手持设备已经接入区块链,设备本身就能对电子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进行认证;另一方面,在记录的过程中设备还能自动生成包含时间、地点、数据格式、校验码等取证要素在内的取证报告。这样的电子证据,在拍摄完成保存的瞬间就会自动生成该份证据的“电子指纹”并自动上“链”,在区块链加密算法和共识机制的作用下,任何一个节点都无法单独修改数据,一旦有所改动,哪怕只是图片被旋转,都会被一一记录。因此,这种检察区块链取证设备不仅确保了取证结果的客观真实,也能督促办案人员在取证中做到取证行为规范合法、公正透明。
据了解,“检察区块链取证设备”由西湖区检察院和支付宝合作研发。“司法取证+区块链”解决了司法证据采集的可信问题,极大地降低了证据被篡改的风险。该技术不仅在行政执法监督方面具有应用价值,在刑事、民事、公益诉讼各项司法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