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各方利益,提供贴心服务
海盐县法院为民企发展保驾护航

  近年来,海盐县法院在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中充分发挥执行职能,努力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2018年,该院执结申请人为民营企业的执行案件572件,执行到位2亿元。

  此前,海盐县的一家规模较大的创业公司,通过受让享有某建设公司、某置业公司等2600余万元的债权。后由于建设公司经营不善、置业公司资不抵债,创业公司向法院申请执行。为充分维护债权人合法权益,保障民营企业发展,海盐县法院执行局召开了专题会议,并积极主动与相关政府职能部门沟通,对处置过程中可能涉及的问题制定了详细的解决方案。在拍卖评估工作完成后,海盐县法院通过“两微”平台积极造势,扩大影响,促成拍卖,溢价率达110.6%。最终,创业公司的债权全额受偿。

  这只是海盐县法院保护胜诉民营企业权益的一个缩影。在充分保障胜诉权益的同时,海盐县法院最大限度降低司法活动对涉案民营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利影响,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某金属公司在海盐是一家开办年头较久的民营企业,具有一定知名度,但近年来陷入经营困境,涉案众多,单银行申请执行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就达24件,涉及金额约1.5亿元。如果选择简单地“一拍了之”,无疑使金属公司“雪上加霜”。为此,法院专案组召开了不下10次会议,最终定下执行方案:积极与各大银行沟通,在依法合规前提下支持企业重组;督促金属公司尽快接洽重组方,通过重组盘活不良资产,保障各方利益。2018年5月,最后一家银行与重组方、金属公司完成贷款平移手续。金属公司重组成功后,重新走向市场,目前经营状况良好。据悉,除了该金属公司,去年海盐县法院共促成5家企业重整。

  与此同时,海盐县法院于10月17日在全市率先采用了当事人议价的方式,确定了一宗资产的财产处置参考价。该宗资产是浙江某控股公司经营的码头资产,涉及土地、房屋、设施设备和码头基础设备等,情况复杂,如走评估程序需要2个月左右。而采用当事人议价的方式确定财产处置参考价,可以在确定参考价后立即上网进行网拍。

  通过申请执行人某担保公司与被执行人浙江某控股公司议价,该码头资产被一分为二进行拍卖,并确定了财产处置参考价。12月8日,其中一宗成功拍卖,成交价3950万元。该次议价,不仅提高了财产处置效率,促进资产快速变现,也为当事人节省了近10万元的评估费用,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