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交融,天水一色,雄秀与苍茫相映,万千气象沿江挥洒……元代画家黄公望笔下,《富春山居图》定格了后人心中的富春山水。
改革引领新发展,数字赋能新生活。作为《富春山居图》重要原创地和实景地,近年来,杭州市富阳区以数字赋能破题基层治理难点,运用数字化手段系统性探索基层治理改革,为高水平描绘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护航。
2021年,是浙江数字化改革的元年,很多曾经以年、月、日来衡量办事效率的事项,已在手机上实现了“秒办”。富阳在全面推进数字法治建设上,许多改革故事被记录——“家和智联”数字法治改革,获评全省数字法治第一批好应用项目;“执法规范化建设”获公安部肯定,“富春智诈”“智慧司法门户”被评为杭州市数字法治好应用;全年共获杭州市数字法治金奖1个、银奖2个、铜奖5个,3个应用场景纳入全省一本账,4个应用场景纳入杭州市一本账……
请跟随我们进入几个场景,感受数字化改革驱动“智治”的魅力。
社区“微脑”破堵点
在富春街道江滨社区服务中心,一张占据了整面墙的“液晶图”很是醒目。屏幕上的小区简图上,清晰地显示着“值班人员”“房屋数据”“报事报修”“关怀人群”等信息,一目了然。
这是杭州市富阳区数字法治改革的拳头产品——“富春智联”全域未来社区(乡村)一体化数智平台。
平台统筹各级各部门应用落地未来社区,形成社区9大场景、乡村10大场景共性应用,构建具有辨识度的“1+9(10)+X数智富春山居图”场景应用集群,目前已完成334个小区和村社建设改造和数据汇聚,覆盖行业服务20类97项。
“富春智联”就像一个“百宝箱”,整合了全区“最多跑一次”“先停车后付费”“味道山乡一点通”“富春山居行旅图”等便民服务平台资源,可一站式提供就医问诊、社保办理、违章处理、旅游咨询等民生服务。
“3幢1单元楼道里,有大量垃圾长时间堆放……”日前,春晖社区党委书记徐蓉蓉通过手机“富春智联”平台,接到一条居民的投诉,她马上指派两名社工前去处理。半小时后,垃圾得到清理。
社区工作靠大家,“富春智联”让自治逐渐成为居民的习惯。通过该平台,居民们只要进入手机终端的“曝光台”和“随手拍”,就可快速曝光小区内的一些不文明现象。“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路径拓宽了,人人都变成了网格员。”徐蓉蓉说。
收到居民的曝光信息后,社区会第一时间落实力量处置,并通过“富春智联”平台实时查看进度。一些单靠社区和物业力量解决不了的问题,将上传给街道层级,或“派单”给相关部门,实现问题一键办理流程闭环。
“以前没法及时发现这么多问题,现在多了成千上万双眼睛,平均每天有五六条这样的突发信息,都能被及时解决。”徐蓉蓉说。“富春智联”这个管家除了“盯得牢”,还“能张罗”。“它整合了社工、物业、网格员等管理资源,在即时报送的基础上,也确保社区治理每一个环节都动得起来。”
社工亦可通过该平台推送一些通知公告给居民,还可运用智联系统,实现走访入户等日常工作的一键记录。“比如走访老年人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平台记下老人们的生活或娱乐需求,并在系统内形成一个详细的目录库,社区可依此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服务与活动,精准服务居民。”
2019年以来,富春街道以江滨社区为试点,推广“富春智联”一体化平台,打造社区“微脑”。“富春经验”由此推广到富阳全区,“富春智联”实现封闭式小区建设全覆盖。
“智慧”法院惠民生
近日,在富阳区法院“富法执行管家”的电话指导下,家住云南的张某登录“富法执行管家”公众号平台,提交了多年未有下落被执行人新的财产线索。次日,张某便收到“富法执行管家”的财产查控办理情况。
针对终本案件找执行法官难、反映财产线索难,了解执行进展不及时、不全面等固有难题,去年3月,富阳区法院推出“富法执行管家”,为案件当事人、代理人及社会公众提供贯穿案件执行全流程的一站式集约化在线服务平台。
当事人通过点击“富法执行管家”微信公众号上开发拓展的“我要办事”服务菜单,进入办事页面,即能与执行管家实时在线沟通,实现执行线索举报、申请信用修复、失信曝光、预约承办人以及其他咨询事项的快速办理。
依托上述平台,执行管家将在线接收到的诉求事项,根据事项性质、办理要求、繁简分流等情形分析梳理,形成指挥中心交办任务单,通过“执行办案2.0”系统中的“浙政钉”发送方式推送给相应的案件承办人限期办结并回告。
同时,“富法执行管家”还引入动态评价机制,当事人可以针对流程节点的办理情况动态发表满意度评价、投诉与建议,并由执行管家动态跟踪。
去年以来,富阳区法院积极探索改革方向,除了打造“富法执行管家”,还积极推动开展“网格协助执行一件事”,并协助区金融办、工商联分别打造“金融风险防控多跨协同数字化应用”“云商法官”应用场景。
其中,“网格协助执行一件事”依托网格员制度和基层治理平台,通过网格员入户,精准了解被执行人家庭住址、综治近况等信息,为全面了解被执行人家庭情况和财产收入情况提供数据支撑,该工作被列入“杭州法院推进全域数字法院改革第二批试点项目”。
“金融风险防控多跨协同数字化应用”通过企业金融风险的线上收集、一键共享、智能研判、联动处置,构建企业风险监测、预警、研判、处置全链条闭环管理业务模型,形成涉企金融风险源头性、精准性、协同性、长效性数字化法治化治理机制。
“云商法官”志愿服务平台则通过力量联建、活动联办、问题联解等方式,由法官自愿为大、中、小企业提供涉法咨询、调解、立案、审理、执行等一站式云上法律服务。
此外,今年1月,富阳区法院首次运用“凤凰金融智审3.0”,开庭审理一起金融借款案件,实现了案件当庭智能生成判决、当庭宣判,并实时完成案卷归档,敲响了该院利用人工智能辅助审判的第一槌。
“贴身”交警护路畅
近日,富阳区交警城区中队来了一群手持锦旗的市民,他们中有社区书记、业委会主任、商场负责人、学校老师等,都是“一路有你”微信群的活跃者。
“他们让我看到了基层治理原来并不难,道路通畅了,民心也自然‘通畅’了。”城西社区党委书记赵利群说,她曾提出不少社区交通隐患,都被交警一一排查解决。
前述的“一路有你”微信群由富阳交警城区中队组建,“圈粉”无数,“从简单的小问题,到交通隐患的发现,再到交通建设的建议,都可以在群里反映,交警可以说是随叫随到,‘网速有多快,他们的回复就有多快’。”送锦旗的一名群众点赞。
去年10月,为及时发现盲区隐患,城区中队邀请乡镇(街道)、社区、小区物业、业委会、学校以及热心交通工作的群众,成为“平安交通观察员”,组建“一路有你”微信群,借助网络平台优势,打通与群众在交通管理沟通方面的“最后一米”。
据悉,城区中队制定了“24小时落地”工作法,对在微信群内反映诉求的群众,明确在24小时内必须和当事人见面。对属于交警职能范围的,立即进行问题查勘和意见征询,制定优化周期;对不属于交警职能范围的,依托信息传递机制第一时间移交职能管辖部门,及时向提出意见者反馈。
这是富阳公安创新求索、顺势而为,充分运用科学技术破解管理难题,提升公安管理和服务水平的一个缩影。
针对电动自行车事故高发且驾驶员交通违法行为存在取证难、查处难等问题,近年来富阳交警一直在通过机制推动解决,尤其是充分利用数字赋能,不断完善和加强城市大脑系统建设,结合“空天地一体化勤务”新工作模式,对电动自行车的管控发挥出了强大战力。
“空天地一体化勤务机制”是指高空喇叭引导规劝实况路面违法行为,无人机参与航拍各类违法行为管理工作,骑警队员(TPTU)全天候路面巡逻快速处置道路交通状况。这样不仅可以随时随地查处交通违法行为,还能通过智控平台,现场调取电动自行车骑手的违法记录信息,重点“关照”多次违法的骑手。立体式防控提升了智慧化管理水平,以改革创新守护路畅人安。
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期盼作为谋事的方向,把人民群众的意见作为干事的责任,把人民群众的向往作为成事的标准——正是有了这样的理念,越来越多的“智治”在富阳扎根开枝,交汇出不断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的美好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