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连续14年获评省级“平安区”称号并夺得浙江省“平安金鼎”的杭州市萧山区,牢牢抓住杭州市作出全面建设市域社会治理“六和工程”的新机遇,迅速落实、高位推进,以深入实施全域“五治”工作为抓手,确保“六和工程”在萧山落地生根。
“萧山是经济强区,平安建设和社会治理工作更要走在前列。”萧山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赵立明说。目前,萧山区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区委书记佟桂莉亲自挂帅的全域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设立9个专项工作组,打造“党建领治、政府善治、多元协治、群众共治、遵循法治”的全域“五治”格局。例如,在平安创建方面,在全市乃至全省首先开展“平安村(社区)”创建,制定“双十条”平安村(社区)评审办法,把推进“六和工程”建设相关要求纳入评审内容;在重点治理方面,主动谋划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安全生产重点领域“7+X”专项治理行动,对道路交通、消防等七大重点领域进行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赵立明说:“在社会治理过程中,要运用系统思维抓创新工作,以整体性视角认识把握创新规律,最大限度地释放创新的综合效应。”
在实践中,萧山在全省首创“民情双访”工作机制,实行三级协同走访、支部结对,开展全区529个村社党组织点对点、全覆盖结对;在全市首创“家事半月谈”工作机制,创新开展以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先导的“三治融合”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在全市率先开展智安小区建设工作,成功探索出以闻堰相墅花园智安小区建设为代表的“萧山模式”并在全市进行推广。
社会治理工作不能搞“一刀切”,赵立明介绍说,萧山区已积极创新群众参与机制,融合社会各方资源,因地制宜开展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走出具有“萧山特色”的新路子,例如,河上镇众联村推行“五和众联”乡村治理模式、钱江世纪城创新性地组建“物联会”自治组织等。
“萧山区将以‘平安六和·善治杭州’为纲领,全力推动市域社会治理能力的整体跃升,切实打牢‘平安萧山·全域善治’的坚实基础,切实提高全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赵立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