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杭州市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的“桥头堡”,近年来,江干区以“高水平全面建设国内一流现代化中心区、打造世界名城首善之区、打造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先行区”为奋斗目标,坚持“平安报表”“经济报表”两手抓,“平安创建”“社会治理”两手硬,紧扣市域社会治理“六和塔”工作体系,奋力书写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的江干篇章,为建设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平安浙江、法治浙江贡献了大量江干素材、江干经验,辖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党建引领共绘“同心圆”
群雁高飞靠头雁,船载万斤靠舵人。多年来,江干区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党建工作和基层社会治理紧密融合,以党的建设贯穿基层治理、保障基层治理、引领基层治理,构建了具有江干特色的党建“同心圆”。
今年8月,台风“利奇马”正面袭击我省,给多地带来严重影响。杭州铁路枢纽火车东站面临压力:列车全部停运,不少旅客到东站现场办理退票;附近多处临时工棚的上千名工人也需要转移安置。
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大于一切。火车东站枢纽管委会在派人协助维护退票秩序的同时,还联系了杭州市总工会和附近的浙江师范大学附属杭州笕桥实验中学。很快,千名工友被及时妥善转移安置至上述单位,各单位还主动为工友们提供保洁、安保等各项服务。
上述单位正是江干区党建共建“同心圆”工程的合作单位。作为亚洲最大的铁路枢纽站之一,杭州火车东站自2013年开通运营以来,就围绕“党建引领、资源整合、共建共享、协同发展”的目标,创新打造了“同心圆”枢纽党建模式,并以此为纽带,整合吸纳辖区内运营、执法、建设等资源参与共建,确保辖区各区块各职能联动融通。
在旅客服务上,东站枢纽整合“同心圆”单位资源平台,打造了全国首个站内集党员活动、医务治疗、问询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并辐射“温馨岛”“微笑亭”等党群服务站,构建起“一核多堡”的党群服务体系,全面保障旅客需求。
目前,“同心圆”已辐射江干辖区80家区级单位、234家街道、近1600家社区站点,内容覆盖党建共建、医疗服务、教育共享、社会治理、金融创新等各领域,一个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和谐共建、互惠共赢的基层“大党建”治理格局正在形成。
“双网共生”推动居民自治
垃圾分类是当下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政府部门的重点工作之一。8月16日,杭州市建委正式发布《杭州市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工作实施方案》,并作出老旧小区改造四年行动计划。江干区闸弄口街道红梅社区也被纳入其中,该社区也或将成为街道内第一个尝到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政策甜头的社区。
“垃圾分类开头难,养成习惯成自然。”走进红梅社区,有关垃圾分类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将垃圾分类和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工作结合,我们社区一年多以前就开始做了。”红梅社区书记孙燕芬自豪地告诉记者,而这项工作主要靠居民自治和“邻里坊”在推动。
“邻里坊”其实就是一个居民自治组织,也是一种自治模式。红梅社区“邻里坊”去年10月开始实体化运作。它是依托网格,打造出的居民自我治理、协商议事、互助服务的实体化场所。
红梅社区共有2378户居民,分成了5个网格,每个网格推选出5至6名坊员,然后再选出一个坊长。平常,坊员走访自己管理的网格片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解决不了,就回到“邻里坊”商量。通常,每个网格每周会有一天固定的坊员碰头日,这一天的安排就是上午集中巡查,下午讨论梳理难以解决的问题。“邻里坊”还设置了公约自治法、邻里圆桌议事法等制度。
据了解,目前,江干全区已完成97个“邻里坊”的建设工作,坊内问题解决率达90%以上。
以“邻里坊”为平台,通过推动社区居民的社会网络与网格管理有机衔接,江干区探索打造出的“‘双网共生’社区治理机制”项目,于2019年成功入选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名单,这也是杭州市唯一入选的项目。根据规划,到2020年底,全区将努力实现100%社区建立邻里互助坊,100%社区健全公约自治体系。
智慧建设助力精细治理
大白天,江干区九堡附近路面,嫌疑人陈某正瞄准一辆电动车进行偷窃,突然,民警出现在了陈某身后,来不及反应的陈某被抓现行。近日,这一幕在杭州市公安局江干区分局情指联勤中心屏幕实时显示。
其实嫌疑人作案之前,就已进入警方视线,从盗窃到被抓,前后不超过30分钟。案件快侦快破背后,是江干公安“在线警务”在发挥作用。
近年来,江干区公安分局做实做深“在线警务”,警方以物联多维感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手段,以“清流”智能实战平台为载体,全力推进人脸相机、车辆卡口、智能门锁的建设运用。上半年,江干区侵财案件同比下降8.8%,降幅居全市第一,涉银电信诈骗同比下降73.9%,黄赌毒警情同比下降20%。该项工作受到国务委员、公安部长赵克志现场视察和高度肯定。
在市域社会治理过程中,江干区紧密结合“智慧城市”建设,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社会治理体系架构、运行机制和工作流程创新,提高运用大数据辅助决策能力,提高运用信息技术服务群众能力,深化公安“最多跑一次”改革。
此外,江干区还率先完成全省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项目试点示范系统改造。江干区扎实推进“江干区基层治理综合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工作,在全省7个试点区县中,率先完成改造升级并上线运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江干区通过打造“淘宝购物式”审批服务体验,开设“江干行政服务中心掌上办事厅”微信服务号,将421项高频事项在手机端集成,实现“智能查询+人工指导+材料指导+在线申报+进度查询+快递下单”的全流程移动端闭环式服务。新设企业全流程“一件事”“同城通办”为全市唯一试点,得到省市领导批示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