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政法工作综述

  之江潮涌,闪耀亚洲。2023年,浙江向世界奉献了一场“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体育文化盛会,赢得了广泛赞誉。而浙江创造的“智能、无感、动态、和谐”的“杭亚”安保模式,织就了另一份精彩——精细落实“赛事侧”和“城市侧”各项安保措施,向世界展示了与亚运赛事相媲美的“平安风景”。

  实现省内“24小时最多检一次”,保障11.4万辆次车辆“无感快通”,开幕式“3小时进场、40分钟快速散场”创全国之最……浙江交出了一份平安护航亚运攻坚战的高分答卷,也在探索政法工作现代化先行的道路上,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全省政法战线勇担大事、筹办要事、助力盛事的一年,也是政法工作守正创新、质效提升、亮点纷呈的一年。全省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聚焦平安亚运、办好“枫桥经验”60周年纪念活动“两件大事”,奋力探索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先行,谱写了一曲新时代新征程政法事业发展的华丽乐章。

  关键词一:以人民为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尊重“人”的价值、看见“人”的力量、成就“人”的梦想,这是伟大事业的逻辑起点,也是最深厚的价值底色。

  如何让政法工作现代化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过去一年,全省政法系统更加注重以人民为中心,以创新举措、超常力度推动解决群众最恨最怨最烦问题,持续推进平安浙江建设向纵深发展。

  一手抓惩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推动深化“钱潮”系列统一行动;采取项目化推进、清单式管理的办法,扎实开展电信网络诈骗、道路交通、毒品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一手抓防范。持续完善风险管控大平安机制,坚持平安建设形势月报表、季研判分析制度,组织开展平安建设明察暗访,推动除险保安晾晒,着力提升风险防范化解水平,最大限度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

  打掉涉黑涉恶犯罪组织109个,抓获电诈犯罪人员3.94万名,查处治安案件同比下降7.26%;交通事故亡人数量同比下降9.41%;诉求类信访量下降3.7%……去年,衡量社会安全稳定的核心指标持续向好,社会环境更加平安、祥和,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关键词二:法治思维

  法治是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类风险挑战的重要保障,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必要条件。

  过去一年,各地各部门更加注重法治思维,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谋划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举措,构建起一体推进平安建设、法治建设的工作格局。

  以严格执法维护公平正义。全省政法干警坚持从转变理念做起,把“权力边界”“抓前端、治未病”“尊法据理”“良法善治”等先进司法理念,贯穿到执法司法全过程,进一步提升执法司法质效和公信力。

  以科学立法解决发展所需。2023年7月1日起,《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正式实施,标志着平安浙江建设迈入规范化、法治化新阶段,为高水平建设平安中国示范区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以法治化改革破解难题。去年,浙江交出的法治政府建设成绩单中,“27个先行试点的县(市、区)经合法性审查后的行政行为实现零败诉”尤为亮眼。为切实提升县乡依法行政水平、打通基层依法治理难点堵点,省司法厅部署开展了县乡合法性审查质效提升改革,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前端和疏导端用力,最大限度杜绝“问题文件”“违规协议”“违法处罚”等发生,从源头上减少信访事项、行政诉讼。

  以法治服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省委三个“一号工程”,出台《关于全省政法机关服务保障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的意见》,将优化营商环境有关指标纳入平安浙江、法治浙江考核;首创知识产权警务联络官制度,完善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机制,迭代“法护知产”在线协同2.0,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司法保护;总结推广宁波市场营商环境投诉监督中心做法,深化“11087亲清在浙里”为企服务工作,形成一批“护企优商”工作品牌……全省政法机关把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贯彻到执法司法各个环节,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据全国工商联调查,2023年浙江获评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份,其中法治环境连续4年位列“五大环境”之首。

  关键词三:“枫桥经验”

  “全省法院收案数连续6年下降,从2017年的全国第2位降到去年第11位”,近日,省两会上,《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发布的这组数据引人关注。

  浙江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诉源治理改革,成功破解“诉讼大省”困境,是之江大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缩影。

  去年11月6日,中央政法委和浙江省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联合召开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大会。

  以筹备“枫桥经验”60周年纪念大会为契机,浙江组织实施“五大提升”工程,提炼“群众唱主角、干部来引导、德法加智治、有事当地了”实践特征,基层治理现代化迈出了坚实步伐。

  全面推开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试点,持续深化警源、访源、诉源“三源治理”,迭代“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基层治理体系,健全非警务事项即时协同处置机制,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挥调解基础性作用,全面加强“枫桥式”基层站所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新一轮的浙江创新实践正在浙江大地全面推开。

  从乡村实践蝶变为国家治理之策,“枫桥经验”这一长盛不衰的“金名片”“传家宝”“活教材”正在新时代绽放新彩,探索更为宽阔的“善治之道”。

  关键词四:改革创新

  改革潮涌,奋楫者先。2023年,浙江政法机关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突出问题持续推进政法改革,着力进行工作理念、制度、机制创新,为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提供强劲动能。

  深入实施政法改革“折子工程”——

  针对当前执法司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围绕争创法治中国示范区目标,明确30项重点改革项目,按照“折子工程”大力推进。

  持续深化诉讼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推动公安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加强严密法治监督体系建设,行刑衔接、综合治理执行难等一批改革项目取得突破。司法权运行机制更加完善高效,执法司法监督制约机制更加健全,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人们对政法改革有了更多更直接的“获得感”。

  深化数字法治改革、推进政法智能化建设——

  面对防范打击新型犯罪、推进执法司法规范化等重点任务,牢固树立“数字化改革是手段不是目的”“让数字说话,但不要让数字作决策”等理念,扎实推进数字法治改革,努力打造政法智能化建设标杆省。

  在数字法治改革的宽广舞台上,全省政法系统开启“赛马”模式:迭代数字法治体系架构,扎实开展数字资源“多仓统管”,深入推进全域数字法院、数字检察、“公安大脑”、数字司法行政等建设,政法工作新动能得到进一步增强;坚持实战实效导向,打造了社会矛盾风险防范化解、“浙江解纷码”、大数据法律监督、执行“一件事”、反电诈等一批具有浙江辨识度的重大应用。全省单轨制办案率超95%,刑事涉案财物平均处置时长从150天缩减至30天,省高院承担了全国法院“一张网”试点建设任务,“智慧矫正”等相关标准在全国推广。一大批具有全国影响力、浙江辨识度的改革成果,为我省全力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强劲动能。

  成事之要,关键在人。新征程上,全省政法系统将持续锻造最讲政治、最崇法治、最能担当、最敢斗争、最重形象的新时代政法铁军,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奋力推动新时代政法工作现代化先行,为我省“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提供有力支撑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