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里的三座“桥”

640 (15).jpg

  “小事不出村 大事不出镇 矛盾不上交”“居民有需求 基层有服务”……

  沿着绍诸高速一路向东,才驶入枫桥镇,马路上方的提示牌句句不离“枫桥经验”。一辆辆大巴车在枫桥派出所停下,历经一甲子,来探寻“枫桥经验”的访客依旧络绎不绝。

  枫桥经验公安陈列馆内,诸暨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科女警宣伟丽看着一张张老照片,思绪回到了20年前——2003年,作为枫桥派出所的内勤,她以讲解员的身份,在当时还被称为“‘枫桥经验’史迹陈列室”的大厅里,向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介绍了相关情况。

  同年11月,在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枫桥经验”40周年暨创新“枫桥经验”大会上,习近平指出要充分珍惜“枫桥经验”,大力推广“枫桥经验”。

  “大会之后,全国不少人慕名而来。”每当宣伟丽讲解完,他们常问她一个问题——“在枫桥,老百姓参与治理的热情为何这么高?”

  连心桥

  1998年,枫桥派出所被公安部授予“人民满意派出所”称号。那年,宣伟丽加入了“大家庭”。

640 (17).jpg

  那时的枫桥镇,街道两旁纺织厂林立,是全国著名的“衬衫之乡”。

  有人认为:经济发展必定以牺牲社会治安为代价。可这句话在枫桥却“失灵”了。

  “所里一天才两三个警。”宣伟丽说,刚开始她也不解,直到跟着老民警走访,才发现奥秘。原来枫桥的干部早有共识:“要戴致富帽,先戴平安帽”。警情都被基层化解掉了。

  当时,在当地政府和枫桥派出所的组织下,两支群防群治的队伍拉了起来,村里有两委(调解委、治保委)三队(护村队、消防队、巡逻队),企业则有护厂队。一旦发生矛盾,这些队伍就能帮着迅速消化。

  30棵苋菜的故事,东一乡(现梅苑村)政府政法办公室主任周关穆记忆深刻。村里一户人家的菜被偷,找到治保主任。没人证、没监控,谁偷的?大热天,治保主任去地里数,共少了30棵,又暗地里调查,发现一户人家门口挂着新鲜苋菜,正好30棵。这桩纠纷后来解决得很顺利。

  “当年枫桥干部在群众中很有威信。”周关穆说,很多干部白天上班,晚上带领护村队员巡逻,虽然辛苦,可只要能帮群众解决问题,他们就开心。

  “干部给力,群众自然支持。不拿一分钱的巡逻队,群众都争着报名。”周关穆说。

  在枫桥,不仅村村皆创“文明户”、设有法制宣传亭,户户都有普法教育书,就连衬衫厂外都刷着“既要出产品,又要出人品”的标语。

  “每次去厂里走访排摸矛盾,大多空手而回。”宣伟丽说,员工们告诉他们,“在这里务工有钱赚,还有夫妻房,如果有矛盾,护厂队肯定能帮着解决。”

640 (18).jpg


  从田间地头,到企业厂房,从警时的“疑惑”有了清晰的答案:以人为本,便是枫桥最大程度调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武器”。

  创新桥

  “红枫义警”的管事人陈荣周原本是来枫桥做点小生意的,如今却一心扑在公益上:上午接待全国各地来“红枫义警”工作站的考察学习团,下午安排义警巡逻、反诈宣传。晚上回他家才有空过问自家店里的生意。

  陈荣周是嵊州人,年轻时在外打拼。1992年,他拖家带口来到枫桥,开了一家百货店。让他意外的是,枫桥人不但没有排挤他,还常常帮助他,“我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把枫桥当作家,便有了守护之心。陈荣周和多名小店店主组建了一支志愿者队伍,帮老人免费理发、洗脚,慰问困难户,但团队发展的方向始终不清晰。

  直到2017年,他遇到前来走访的片儿警赵信和教导员吴嘉军,“他们对我说,来做义警吧。” 

  彼时,枫桥派出所已经形成了以“创建人民满意派出所”为目标的“枫桥警务模式”。“红枫义警”队伍渐渐壮大,成为“民意警务”模式中多元共治的重要一环。紧接着,枫桥大妈、枫桥乡贤联合会等社会组织纷纷出现,“通过政府搭台,如今枫桥已培育58个镇级社会组织,活跃在治安巡防、矛盾化解等领域。”

640 (19).jpg

  “适应时代要求,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细数“枫桥经验”发展的时间刻度,声声嘱托回响在历史长河。

  退休民警杨光照也见证了“枫桥经验”的时代变迁。杨光照专职从事调解工作10多年,是枫桥最早的一批调解员。早些年,靠人情、靠道理,老杨调解结案千余起案子。时光流转,老杨愈发感受到,不懂法干不了调解工作,“有一次,当事人直接抱了5本法律专业书进来。”

640 (1).png

  只有依法办事,才能消除矛盾和纠纷产生的“温床”。如今,他的办公地点从派出所的“老杨调解室”搬到了枫桥镇社会治理中心的“老杨调解中心”。遇上纠纷,中心会统筹协调,老杨从情感角度劝解,律师从法律方面分析,遇上专业问题,中心马上有“外援”,调解效率高多了。

  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解开“千千结”。透过多元共治体系,新时代枫桥人的智慧展露眼前——以德治“春风化雨”,以自治“内消矛盾”,最终以法治“定分止争”。

  共富桥

  一辆旅游观光小车停在枫桥镇杜黄新村的中央广场上,“全国文明村”五个大字格外醒目。开车的是村委会主任王海军,边上坐着穿警服的“副书记”边赟。

  “这片是杜黄香米,10月底上市”“这是正在试运营的露营基地”……王海军卖力“吆喝”着好物好风景。

  谁能想象,如今一片和美景象的杜黄新村,刚由3个自然村合并时,村民之间互不理睬,甚至因纠纷动了手。

  2021年,浙江被赋予为全国推动共同富裕提供省域范例的重任。时代的全新命题,催生出“枫桥经验”的升级与突破。

640 (20).jpg

  于是,杜黄新村有了“穿警服的副书记”,有了村级治理中心,还有了智慧的社会治理平台。“现在,村情如何在这本本子上能看出来。”在中心,边赟指着厚厚的会商记录本介绍,每天驻村干部、村两委干部、社区民(辅)警、专职网格员都会根据当日大数据,对村庄治安、矛盾化解等情况进行会商。

  群众呼声带上来,政策意见带下去;机关干部驻得了村、上得了门、说得上话、交得了心,“进村赶考”已成为新时期传承“枫桥经验”的重要形式。“这几年,村里实现纠纷全化解,保持零发案。”

  平安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经济发展又为社会长治久安蓄积动力。枫桥人越来越意识到,传承发扬“枫桥经验”,必须建立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同步提升的基础上。

  如今的杜黄新村欣欣向荣,去年接待游客近7万人次,通过农田流转,村集体每年收入超23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5.8万元……村干部掌握了“枫桥经验”的“共富”转化密码,带领村民既富口袋也富脑袋。

640 (21).jpg

  不知不觉间,追求平安和可持续发展已经内化成枫桥人的行动自觉。今年1—4月,枫桥镇财政总收入1.73亿元,同比增长26.45%。“共同富裕”正成为枫桥人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