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我省做好开学准备工作的相关要求,全省各校已做好了充足准备,可以说,我省目前已具备按时开学的必要条件。”省教育厅副厅长陈峰表示,经过一年的历练,全省各级各类学校积累了丰富的疫情防控经验,寒假期间,全省教育系统也没有发现与疫情相关的病例。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为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和要求,我省遵循分期分批、错时错峰的原则,按计划推进大中小学全面开学。据统计,各地中小学、幼儿园一般在3月1日前完成开学,而高校由于人员密集、来源广泛,由省统筹安排错峰开学。为了避开春运高峰,多数高校将于2月28日至3月11日陆续开学。
针对校园内的疫情防控措施,陈峰在发布会上表示,各地各学校需在开学前做好学生返校途中、到校报到期间的疫情防控工作,并提前完成校园环境的消杀工作,确保安全开学。开学后,也要继续实施校园管控的各项“硬核”措施。陈峰还提醒,春季是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多发季节,要加强校园的春季疾病防控工作,防止各类疾病叠加感染。
“我本人已经接种了新冠疫苗。我们考虑通过推广免疫计划,确保广大师生的健康安全。”陈峰在发布会上说,各地各学校要按照国家和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在知情、自愿的基础上,逐步推动教师和大学生接种新冠疫苗,构筑起持久而牢固的疫情防控屏障。
对于不少家长来说,校外培训班已成为孩子的“第二课堂”,但前段时间国内个别地区因校外培训活动导致疫情传播,让很多家长惶恐不安。对此,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陈广胜解释道,由于浙江疫情形势总体平稳,所以并未中止校外培训机构办班,“但这更要严格落实场所的防控要求,培训机构要有专人落实测温、亮码、戴口罩等措施。对无关人员进入培训机构要加以控制,禁止体温异常和疑似症状的人员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