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打造“枫桥经验”升级版
——看“互联网+社会治理”的浙江实践

桐庐县政务视联网平台.jpg

桐庐县智慧中心的政务视联网平台

杭州西湖区法院的网络调解室.jpg

杭州西湖区法院的网络调解室

阿里巴巴建立的多元纠纷化解机制.jpg

阿里巴巴建立的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台州椒江区打造“阳光厨房”.jpg

台州椒江区打造“阳光厨房”

桐乡智慧警务体验馆.jpg

桐乡智慧警务体验馆

杭州“武林大妈”在巡逻.jpg

杭州“武林大妈”在巡逻

义乌“同年哥”志愿者参加校园安保.jpg

义乌“同年哥”志愿者参加校园安保


  作为“枫桥经验”的发源地,50多年来,浙江顺应时代要求,在社会治理领域不断创新发展。在“互联网+”上升至国家战略之前,浙江已经先行对传统的社会治理模式进行了改革与创新。

  2014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若干意见》,改善和优化基层社会治理形态;省委政法委、省综治委在全省大力开展“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推进年”活动,培育推广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经验。以“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为目标,浙江各地在社会治理领域大胆注入信息化的基因,同时赋予“枫桥经验”新的时代内涵,有力推动“枫桥经验”转型升级。

  今年G20杭州峰会举办期间,浙江的社会治理体系网上网下整体作战,信息化建设成果转化成平安建设的核心战斗力,给百姓带来满满的幸福,为世界呈现了一个完美的平安峰会。

  “三网两平台一体系”——夯实社会治理基层基础

  2004年,浙江省委作出建设平安浙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决策部署。12年来,浙江省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持之以恒推进平安浙江建设,使浙江成为全国最安全的省份之一。

  “枫桥经验”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经验,也是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平安建设的经验。这些年来,浙江以联动融合理念为引领,突出“枫桥经验”抓基层、打基础的基本方法,借助互联网的神奇魔法,实施“321”工程,推进“三网两平台一体系”建设,推动全省各地以“省平安建设信息系统”、综治视联网、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三网”为支撑,以县乡两级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平台为枢纽,打造了立体化、信息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2011年,“浙江省平安建设信息系统”蹒跚起步,到今天,它已经横向融合了省、市、县4000个部门的信息资源,纵向实现省、市、县、乡、村、网格6个层级全覆盖,全省乡镇(街道)1.7万多个站所和所有的村(社区)均开通了系统终端。与此同时,省综治办、省委组织部、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等16个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全省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建设的通知》,指导各地在2.3万个行政村、城市社区以下划分了10.9万个网格,配备了23.4万余名专兼职网格员,发展了230余万平安志愿者,注册平安浙江手机客户端用户近200万个,有力协调推动“上面千条线”和部门“七网八网”汇成基层治理“一张网”,真正实现线上线下有机融合。

  综治视联网是浙江省综治部门着力打造的“第二张网”,现在已经全面覆盖到省、市、县、乡镇(街道)。G20峰会召开期间,桐庐县所有景区向杭州市民免费开放。免费首日,原本每天只能接待1万多人的瑶琳仙境景区,突然涌入2万多游客。县领导通过综治视联网平台召开紧急视频会议,直通乡镇和部门。景区现场情况通过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视频监控、手机警情上报等信息渠道到达会场,供与会人员决策。

  这是视联网实践运用的生动体现。可视化调度、多部门协同、多资源整合……省市县乡四级贯通的视联网在G20峰会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省综治办负责人告诉记者,G20峰会前期,通过视联网召开过18次全省矛盾纠纷调处会,高效而且快捷。浙江还建成了全国公安机关规模最大、覆盖全省的PDF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实现了总指挥部、基地指挥部、各检查站及安检点的视频指挥系统快速入会、自由通话。

  此外,浙江通过重点公共区域视频监控的联网应用,织就了一张严密的“天网”。在全省184万个监控探头中,有70%以上的重点公共区域已经实现了视频监控的联网,做到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建立基层综治中心,是浙江省广大干部群众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基本精神,积极探索实践的创新成果。近几年来,浙江省开展“互联网+社会治理”探索,在县乡两级综治中心的基础上深化建设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平台,建立健全网上网下联动工作机制,使其在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了日益明显的作用。在24小时“营业”的杭州桐庐县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平台,记者看到,全县政务热线、民生热线以及手机客户端、平安通手机里的咨询、求助,都通过平台汇入“浙江省平安建设信息系统”,每月超过15000条。这些事件,有专人处理,可跟踪监督。民生服务、治安隐患、医疗保健、政策咨询……事件来源、类型、趋势一目了然。通过两级平台,全省日均网上处理信息1万余件,95%以上的矛盾问题在镇村得到妥善解决。

  2014年,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按照目标化管理、项目化推动的思路,确定36个重点项目,分步实施、有序推进项目创新,逐渐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网络体系,让基层治理的各种资源在网上融合,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的互联网特点得到充分运用。社会治理不再只是自上而下,而是线上线下良性互动,真真正正夯实平安建设的根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浙江。

  网上调解 ——打开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突破口

  当人们习惯通过淘宝购物、用微信付款时,浙江的矛盾纠纷化解的手段也逐渐向互联网领域迈进。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意见》,浙江在11个设区市和18个县(市、区)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项目化运作试点,培育具有创新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纠纷化解机制。建设“多元化纠纷解决网络平台”,是其中重点突破的项目。

  “你我相隔千里,却又咫尺天涯。”重庆一家网贷公司负责人对一起案件的审理过程记忆犹新。这是一起15万元的网上借贷纠纷案。因为原告在重庆,被告在上海,案子却在杭州西湖区法院开审。本来以为很麻烦,但后来他们在各自的办公室完成了庭审。只用了40分钟,案子就成功调解。

  这是杭州市西湖区法院在省内首个网络调解平台基础上,建立的电子商务网上法庭,它把诉讼调解的每一个环节都搬到网络上。当事人不管是在办公室、家里,还是在网吧、旅店、餐厅,只要有网络,有电脑,就能参加调解、庭审。在杭州余杭区,当地执法司法部门充分运用了阿里巴巴的资源,探索电子商务时代的大调解模式,包括建立网购调解处理中心,开展网上远程视频调解、审判等等。

  以加大网络调解为突破口,多元调解在浙江大地如同雨后春笋,生机勃勃——

  在金华市浦江县,一个功能齐全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在今年5月“开门营业”。30个品牌“个人调解工作室”入驻,村党支部书记、律师、心理咨询师、平安志愿者等各行各业的调解能手“加盟”,让调解中心深受群众青睐。正是凭着这种“啃硬骨头”的精神,浦江县开展了“陈尸”专项清理工作,化解“陈尸”背后的疑难纠纷。

  在义乌国际小商品城,应用第三方平台开展知识产权纠纷诉前调解,从业5年以上、有丰富知识产权案件办理经验的律师加盟,帮助商户解决了许多疑难问题。“金牌调解员”、律师王慧玲助推义乌市157家网吧的3万余台电脑完成了软件正版化。

  浙江还把“建设统一的网络信访平台和电话信访平台”写入新修订的《浙江省信访条例》。全省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信访工作全程“留痕”、更加“阳光”,确保信访事项可查询、可跟踪、可督办、可评价。

  靠顶层设计明确方向,用基层探索投石问路。矛盾多元化解机制的不断完善,解决了大量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中出现的矛盾、问题。在全省部署开展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中,各地各部门就拆迁安置、社会改革、劳动保障等重点领域以及外来人口聚居区发生的矛盾纠纷,联动排查化解。今年1至9月,全省11.4万件矛盾纠纷成功化解率达99%;108件省级挂牌督办重大矛盾纠纷,成功化解96件,化解率达88.89%,为G20杭州峰会的顺利举行构筑了安全屏障。

  智慧司法——打造公开透明的阳光司法体制

  网络司法拍卖、微信查诉讼信息、智慧法院建设、检务云战略、法律服务网……浙江司法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为“互联网+司法”实践开了先河。

  2015年11月,浙江省高院与阿里巴巴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借助阿里互联网平台的云计算能力和用户数据,建立“审务云”平台,力求实现当事人协查信息共享、文书送达、金融犯罪预测预防等“互联网+”功能。

  对于“老赖”而言,这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法院可以实现涉诉当事人资产信息的在线查询,得知涉诉当事人的支付宝、余额宝资产,并依照法律程序予以冻结、划扣。

  但律师和普通民众却享受到前所未有的便捷:浙江法院在全国率先开出律师服务平台微信端,广大律师通过浙江省执业律师身份验证后,可申请文书生效证明、排期冲突查询、关联案件查询,甚至进行微信端证据提交,真正实现了诉讼服务移动化;通过全国最先进的“互联网+案款管理”,能让当事人在手机、电脑上完成所有涉案款项的缴纳和退还手续。

  把互联网融入司法,浙江在不断尝试和创新:在全国率先实行网络司法拍卖改革,今年1—9月,法院通过淘宝网司法拍卖总成交额为368亿余元;在全国率先开通了三级法院一体化的法院公开网,去年上网公开裁判文书居全国首位;运用智能语音识别技术、远程视频监控技术,建成“远程视频提审系统”,检察官足不出户完成远程提审;开通浙江省公共法律服务网,“一键”享受所有公共法律服务……

  数据资源的整合和利用,还为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提供了无限可能。省发改委、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地税局、省旅游局、省安监局等14部门制定出台了本行业领域的失信黑名单制度。省高院还联合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对浙江法院所涉全部被执行人进行督促执行和信用惩戒,一旦上了黑名单,在借贷、消费、出行、住宿、交友等多个场景下都“寸步难行”。嘉善人王义(化名)体验过“失信黑名单”的厉害,因为欠下8.5万元不肯偿还,他在云南竟买不到一张回老家的飞机票。

  互联网技术,让司法为民的途径和办法越来越多样化。浙江正在逐步构建一个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司法阳光体制,让公平正义看得见、摸得着,更感受得到。

 “实名制” ——筑牢社会风险“防火墙”

  7月28日,在山东省东营市制造了一起灭门惨案的犯罪嫌疑人胡某逃到杭州。他入住一家快捷酒店仅十几分钟,杭州警察就从天而降。胡某的迅速落网,是因为浙江已经实现寄递物流、客运购票、散装汽油、瓶装燃气、出租房、民宿等23个实名制100%的顶格要求。

  抓住G20峰会安保的契机,浙江把推行和落实“实名制”作为屏蔽风险、消除隐患的关键。因为没有对住客进行身份信息登记,浙江上虞一家旅馆被警方依法重罚30万元;因为没有对客户进行实名查验,温州一家快递公司被重罚15万元……反恐法出台后,浙江警方紧紧抓住这一法律武器,让从业者对“实名制”渐生敬畏。

  铁腕行动+科技推动,让“实名制”迅速落地。在寄递业,收件员用巴枪或手机APP,实现了实名收寄、开包验视和过机安检“三个100%”;各地取缔瓶装燃气无证经营点3700余个,查扣无证钢瓶6.3万余只,实名登记用户近800万户;在全国率先实现手机实名制全覆盖,共补登用户580余万,对10余万未登记用户作停机处理;推行危化物品、散装汽油、烟花爆竹、批量火柴、松香水等实名销售,消除管理盲区。

  以“实名制”为切入点,浙江更加重视大数据对公共安全危机的重要预警作用。5月1日,杭州著名景点西湖音乐喷泉经过6个月的改造,再次回归。当日,杭城所有媒体均报道了这一新闻,人们蜂拥而至。“当时,‘热力图’显示喷泉附近已经一片红色,人流超过5万人。我们迅速启动红色预警,投入大量警力,紧急叫停演出,对现场人流进行疏散。”杭州上城公安分局一名参战民警告诉记者。这是“热力图”技术在杭州大型活动安保中的娴熟使用,它能“预测危机”,对人流变化情况进行及时研判、预警,提醒警方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处置。

  在“互联网+安全生产”中,宁波镇海搭建全国首个智能化道路运输安全监控平台,对区内每天进出的2500辆危化品运输车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监管。执法人员可利用手持终端,对违规、违法车辆精准执法。

  在“互联网+食品安全”中,杭州启动透明厨房计划,消费者可以通过视频,同步观察餐饮食品烹饪操作全过程。

  在“互联网+出租房管理”中,台州路桥区把一个村庄当成了虚拟旅馆,房东是服务员,通过微信平台、出租房二维码登记住户信息。

  ……

  “互联网+”行动计划就像一场在公共安全领域刮起的风暴,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公共安全管理模式,也诞生了一批既有针对性、又有含金量的创新举措,最大限度地防住了社会风险。

  大数据应用——构建完善现代治安治理体系

  垃圾短信、诈骗电话,每年卷走浙江百姓数亿元财产。为了有效遏制此类违法犯罪活动发展蔓延的势头,浙江警方一方面重点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另一方面探索建立反欺诈中心,依托技术手段研判防范、先发制敌,为受害者挽回损失。

  在浙江省反欺诈中心,不仅有公安民警,还有7家银行、3家通信运营商以及阿里巴巴公司的工作人员。接受群众举报,对诈骗电话、诈骗信息、钓鱼网站、诈骗账户等进行实时封堵、删除,对被骗资金实施紧急拦截,实施跟踪分析诈骗规律……反欺诈中心整合社会力量,有效服务打击防范工作。今年1—8月,全省反欺诈中心累计止损2.25亿元,6月以来发案数连续3个月同比下降。

  对通信网络诈骗的打击和有效防范,是我省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引领,以基层基础建设为支撑,不断完善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一个缩影。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举办地,大数据已经成为桐乡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桐乡公安投入2000余万元高标准建成了云计算中心,并通过多种手段随时随地采集数据。在桐乡,129个封闭小区出入口都装有车控和人脸识别系统,秒级分辨好人坏人;在主要道路安装了500多套车辆抓拍系统,连接“鹰眼”车辆分析系统,自动抓拍分析每一辆经过的车辆。桐乡市委常委、公安局长戴金明说,任何人只要来过桐乡,就会留下数据信息,在需要的时候就可以发挥作用。

  今年8月10日至9月6日,全省警方通过“人车核录系统”身份查验,查获违法犯罪嫌疑人员9800多名。全省刑事警情同比下降44.2%,杭州同比下降68%。

  当新型科技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被发挥得淋漓尽致时,浙江也不忘强化社会组织和群防群治力量在平安建设中的作用。近2万名乡贤活跃在古城绍兴,广泛参与村里、社区的各项事务,实现基层自治;拥有10万青少年注册用户的湖州“萌警团”,搭建了警方与社会各界联手的“桥梁”;以“红袖章”风靡G20杭州峰会的“武林大妈”,在走街串巷中树立起了平安志愿者的形象;风景如画的乌镇,3000多名“乌镇管家”行走在古桥上、小巷中,问民情、录信息、解纠纷……民众的广泛参与,让社会治理的触角延伸到了“最后一纳米”,更多个性化的百姓需求也得到及时满足,“共建共享”不再只停留在纸面。

  “‘互联网+’是我们创新社会治理、保障社会平安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枫桥经验’转型升级之路。”省委政法委副书记、省综治委副主任马以说。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浙江将在互联网浪潮中继续乘风破浪、找寻机遇,以敢为人先的勇气、以舍我其谁的担当,推动“中国式创新”在社会治理领域的生动实践,谱写更多动人的平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