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娟法官的一天

  一个暴雨天,年轻的姑娘图方便把车子停在小区的公共路面,物业保安没联系上姑娘就锁住了车轮,最终造成2万余元车损。

  9月27日上午9:30,黄文娟法官的一天,就从这样一起剑拔弩张的财产损害赔偿纠纷开始了。

  黄文娟,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民三庭员额法官,一名被写入浙江高院工作报告的“英模法官代表”。她最广为人知的先进事迹是去年疫情期间,回湖北老家省亲的她“滞留湖北50天、结案50余件”。面对接踵而至的荣誉,黄文娟说:“我只是做了一名法官应该做的事情。”而这,也是记者听黄文娟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什么是“法官应该做的事”?27日,记者沉浸式体验了黄文娟法官的一天,原、被告从激辩到言和的转变,或许就是这个问题最好的答案。

再鸡毛蒜皮的事情也能实现公平正义

  “事发当天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我担心雨水倒灌,就算知道有地下停车库也不会停进去的。再说,我并没有挡住其他车辆和行人,物业没有联系就锁车轮导致车损,应该担责。”

  “原告违停在先,没有留下联系方式,114也打不通,保安只能锁车警示,且已经在前挡风玻璃上放置了提示卡,履行告知义务。原告自己开车前没有查看四周环境,才导致车辆损坏。”

  车损应该由谁来承担?一个多小时的庭审中,双方对此争议很大。休庭调解过程中,法官结合双方在本起纠纷中各自存在的不当行为,分别做当事人工作,不断缩减双方差距,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被告对原告的损失承担40%的赔偿责任,原告自行承担60%。

  原、被告都表示,“法官,我相信你的判断。”“你说了算。”

  “那一刻,我真的很自豪。当事人的信任是我作为法官最大的骄傲。”黄文娟庭后对记者说。

  这样的信任基于一次庭前现场勘验。9月25日,黄文娟趁周六休息到小区物业办公室,把事发时5点半到8点多的监控视频看了一遍,还原事件过程,抓住双方矛盾最主要的症结。

  “物业最气愤的点是,车主违章停了这么久的车,丝毫没有愧疚,锁车是一种正常的管理手段;而车主则很心疼车,那是父母给她买的嫁妆,才刚买不久。”黄文娟让双方换位思考,“你们站在对方立场上想想,怎么看?”

  这个案子最大的争议点和难点在于权利的平衡,原告对车辆享有物权,被告作为小区物业有管理权。但黄文娟拒绝“五五平分责任”这种看似公平实则和稀泥的决断。无论判决还是调解,都应该向社会传递文明停车、规范停车的正向价值观。尽管物业锁车的过程欠妥当,但原告欠缺规范停车的意识,漠视停车秩序,应该承担更多责任。

  再鸡毛蒜皮的事情也能实现公平正义。黄文娟认为,法官该做的就是在寻求真相中探寻法律真谛,她喜欢这种感觉。

对于法官职业始终心存敬畏

  黄文娟出生于湖北天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那里祖祖辈辈务农为生,经济条件较为落后。因为大哥身体不好,作为老二的黄文娟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她从小就跟着母亲学插秧,很快成了插秧最快的小能手。她说因为自己性子急,希望又好又快地把事给办了。

  对于学习也一样,黄文娟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于是拼了命地学。“在我们那,女孩子读书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但父母坚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所以我从小立志,一定要努力学习。”

  “大二那年,庄稼收成不好,母亲居然把留了20多年的及腰长发拿到市场上去卖,只为了给我换100多元生活费。”想到父母为了让自己读书的辛苦付出,黄文娟十分内疚。后来,她努力考上武汉大学法学院公费研究生,一次性通过司法考试,2008年9月正式考入鄞州法院。成为一名人民法官后,父亲特别自豪,逢人便“炫耀”说,“我的女儿是法官!”

  对于法官这个职业,黄文娟始终心存敬畏,也支撑着她在工作中披荆斩棘。在特殊时期、特殊环境下,黄文娟滞留湖北,在家人的帮助下克服重重困难,用借来电脑、同事帮忙拍摄案卷、手机开热点的方式,成功解决了难题。

移动微法院调解案子

  直到现在,在线办案已成为她工作的一部分。9月27日,刚刚结束一场激烈庭审后,10:45,黄文娟又马不停蹄来到移动微法庭,在线调解一起同居关系子女抚养纠纷。由于原告和女儿在河北,被告在宁波,黄文娟采用移动微法院视频连线的方式为小女孩制作询问笔录,并进行线上调解。

  抚养权的案子,后续的执行是个关键,法官该做的,不仅仅是庭审和调解,更兼顾立审执一体。黄文娟主持调解的过程中,首先向男方确认的是“你爱孩子吗?”在得到肯定回答后,她心中有数,案子能调,而且依据男方的经济实力,也一定能履行到位。果然,不到10分钟,双方就达成调解协议。

让“文娟精神”普惠更多当事人

  法庭之外,黄文娟还承担着多种角色,比如是“文娟驿站”的小巷法官,也是《文娟有约》栏目的主讲人,更是“文娟工作室”党小组组长。

  为了让“文娟精神”切实普惠到更多当事人并在实践中深化内涵,鄞州法院成立了“文娟工作室”。27日上午11:10,一名律师带着三起居间合同纠纷走进“文娟工作室”,点名要求黄文娟法官进行调解。平时,黄文娟和团队成员还要负责到“文娟工作室”日常值班。

  “点名”要黄文娟“专家问诊”的当事人很多。13:10,社区工作人员打来电话,称有几名社区居民正在“文娟驿站”,想向黄文娟法官请教一些日常法律问题。利用午休时间,黄文娟通过鄞州法院研发的“小巷法官E站”小程序与“文娟驿站”连线,针对办了美容卡是否可以退款、借款两分利能否被支持等问题,为社区居民进行了耐心解答。

  黄文娟的一天,日程满满。16:30,她才回到办公室,查阅案卷、整理笔录、撰写裁判文书。与白日里旋风似地干练和热血不同,这个时间的黄文娟安静而深沉。

  18:00,华灯初上,同事们陆续下班,黄文娟也关闭了电脑。走出法院大门,挥手告别,她平凡得像一滴水,汇入川流不息的人群中。

  筑梦摘星,拥抱热忱,思考与聆听,坚守与追寻,这就是黄文娟日常普普通通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