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区“五色证”宣告“退休”那会儿,邵莉静真切感受到,疫情防控形势正不断向好。虽然日常的社区工作仍旧繁忙,但相比于疫情初期,10名社工面对社区内241名留观人员时的连轴转,现在的他们基本不用加班到后半夜了。
邵莉静是疫情防控期间被临时顶上来挑大梁的。疫情开始肆虐的1月底,杭州市文晖街道现代城社区内没有党委书记,缺少了主心骨,战“疫”该如何打?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同一个人——社区网格长、社区服务站站长邵莉静。
“她是个负责任的人!”居民向记者这样评价邵莉静。火线转任的邵莉静很快就投入疫情防控工作。1月24日除夕夜,她和社工们商讨疫情防控措施,26日措施全面铺开:对各小区采取只留一个门的准入方法进行人员管控,同时在门岗处进行测温检查。
疫情防控,既需要硬手段,更少不了人性化的软服务。正月初六,社区蔡大伯的儿子突发脑部疾病,在社区帮助下及时联系医院成功做了手术,术后需住院两周。可每家每户两天一人的措施拦住了老两口看护儿子的脚步,邵莉静就想着,是不是能给蔡大伯家办张特殊的通行证,让他们在密切监测的情况下每天出入小区?
这就是“五色证”的前身。此后,社区通过挨家挨户打电话收集居民需求,将需求分为五类,用五种颜色进行对应:红色是“孝心通行证”,发放给需要进出小区照顾高龄老人的子女;橙色是“爱心通行证”,发放给需要照顾小朋友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黄色是“暖心通行证”,发放给所在单位、企业已经复工且持有返岗证明的人员;绿色是“温馨通行证”,发放给有特殊疾病需定期到医院就诊的患者及其家属,方便他们及时就医;蓝色是“同心通行证”,对应每家每户两天一次的出门采买需求。“有了‘五色证’,需要怎样的监测和服务一目了然,既方便防控,也便利了群众。”采访中,不少社区工作者点赞道。
受颜色管理的启发,邵莉静又把这招用在了社工对留观人员的追踪上,将241名留观人员根据不同的居旅史和时间线分成三色人群,每种人群制定不同的追踪手段,社工不用重复劳动,管理效率又是一次提升。
虽然防控方法有所提升,但最多时10名社工要面对241名留观人员,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为此,邵莉静发出号召,让每幢楼的党员对自身楼幢进行认领,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发出号召第一天,就有27名党员参与认领,到2月7日社区的33幢楼房全部完成认领,“这个‘三十三群体’真正实现了防控关口前移。”邵莉静说。
戚师傅就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邵莉静是个贴心人。之前有户留观人员晚上急需药品,她凌晨两点接到信息后,骑着电动车就去了。”戚师傅说,不少人就是受到这份感染,积极响应报名。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社区内的不少企业准备复工复产,却苦于买不到口罩。邵莉静和同事又借助下城“1Call”移动办事平台,汇总各企业需要的口罩数,化零为整解决了这一难题。
企业全面复工后,小区卡口上的外籍友人逐渐多了起来。为进一步在外籍居民中推广使用杭州“健康码”,社区邀请辖区居民Mike讲解“健康码”的申领和使用,并附上实操视频。这段3分钟的视频迅速转发到社区一线工作人员手中,为卡口“健康码”宣传再添“利器”。
从“五色证”到“三十三群体”,接地气的措施让邵莉静把社区管得有序,居民住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