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讨如何在法治轨道上赋能民企稳健前行,近日,“民营企业争议解决多元化解论坛”在杭州举办。
本次论坛由浙江省工商业联合会、浙江省法学会、浙江省律师协会指导,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主办,得到了22家单位的支持,吸引了民营企业负责人、专家、律师代表、媒体代表等近300人参会。
论坛以“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背景下,企业权益保护、争议解决的多元方式化解交流,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邀请资深专家,聚焦涉外与国内争议解决,深入探讨仲裁、调解、诉讼等多元化解路径,分享前沿案例、实操经验与方法论,助力企业强化全过程法律风险管理与合规意识,推动民营经济在法治轨道上实现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民营经济促进法从制度层面赋予民营企业平等法律地位的全方位保护,明确多元解纷机制,为广大民营企业维权注入强劲动力。”主持人、金道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胡祥甫说,“相信本次论坛对企业和企业家提升风险防范意识、优化争议解决机制带来重要意义。”
面对新法实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浙江省法学会副会长丁祖年建议,应发挥智库作用,深入研究法律实施配套制度;推广调解、仲裁与诉讼衔接的多元解纷机制;强化法律服务供给,依托专业力量提供精准普法与合规咨询;搭建常态化交流平台,凝聚法治共识。
针对涉外纠纷,金道律师事务所副主任、涉外涉侨与一带一路专委会主任崔海燕认为,处理涉外争议需寻找合适的境内外律师团队,制定并执行精准策略,事后复盘并提供风控建议,通过专业化团队运作寻求最佳解决之道。对于美国关税与合规的挑战,美国斐格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律师张洁芸建议企业关注和遵循合理注意义务、运用主动披露机制并熟悉原产地规则,同时按美商务部规则恰当回应反倾销等调查。西班牙嘉理盖思律师事务所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陶睿哲介绍了在西班牙争议解决可以采取的三种方式:诉讼、仲裁和调解。泰国鲲鹏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李孟颖回答了许多企业关心的泰国执行问题。对于商事调解,香港调解联盟会长陆庭华表示,调解更注重当事人真实需求,具有保密性,调解员协助各方自行解决争议,结果延续性与执行力更强。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任超深度剖析商事仲裁作为争议解决的核心路径,强调其专业性、保密性与灵活性三大优势,他表示,“选择仲裁委员会需精准匹配案件类型与专业领域,并综合考量管辖地域与法律适用、规则效率及成本控制。”
金道律师事务所多名律师也作了依次分享,咨询与监督委员会副主任、商事争议解决专业委员会主任王潭海从资深仲裁员角度分享了商事争议的仲裁解决及要点;主任王全明从一起股东出资胜诉案谈公司法案由诉讼的代理要点;高级合伙人、公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唐小平分享了一起天价中介服务费纠纷的化解过程;管理合伙人、基础设施专业委员会主任徐杨超深入剖析了民营企业在PPP项目中面临的争议与破解路径;业务指导与培训委员会副主任王亚东分享了多行业视角下疑难刑事控告案件代理经验;金道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胡浩明深入解析了民商事争议中事实认定与法律适用的层次结构,强调了解决复杂案件的关键在于清晰的证据审查和法律依据论证。
本次论坛还成立“民营企业争议解决研究中心”,并对“浙商高质量发展观察点”进行授牌,同时举行由金道律师事务所编辑出版的《诉之有道》(2019-2024)赠书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