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古建筑场所火灾防控能力,近年来,金华市金东区消防救援大队立足现状,以责任为基、科技为翼、意识为盾,从防、灭、宣等多方面入手,构建全方位消防安全屏障。
强化联合监管,压实责任“防火墙”。细化责任清单,明确文物管理单位为第一责任人,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将防火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倒逼责任落实。强化联合监管,大队与文旅、公安等部门建立常态化联动机制,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联合巡查,重点排查电气线路老化、香火管控、消防通道堵塞等隐患,建立“检查—整改—复查”闭环管理台账。健全应急预案,针对不同古建筑特点制定专项灭火救援预案,每半年组织消防演练,确保“一院一策、一庙一方案”,提升应急响应效率。
科技赋能防控,构建智慧“监测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古建筑、古街的电气线路改造,定期更换老旧电线,对新装的电线套管保护并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大队以坡阳古街为试点,在店铺内安装手动报警按钮,街道上安装声光报警器,建立“一户报警、十户联防”的邻里互助模式,并将逐步全域推广,提升古街的自防自救能力。在重大节日增设临时执勤点,依托智慧烟感、视频监控等技防手段实时监测,通过数据分析预判风险点,实现精准防控,打造“人防+技防”双保险。
深化宣传教育,拧紧意识“安全阀”。精准培训强能力,对文物保护单位工作人员等开展沉浸式消防培训,重点教授电器防火、初期火灾扑救等技能,确保“会报警、会疏散、会灭火”。文化融合广传播,在古街入口处设置消防知识展板,将防火理念融入参观体验,结合古建筑文化特色,拍摄消防安全道情说短视频等宣传作品,通过道情传承人进行演唱。志愿力量筑防线,组建美丽大姐志愿消防服务队,参与日常宣传,利用传统节庆活动开展“消防+非遗”主题宣传,提升公众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