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

走进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大门,迎面的墙上,用大大的红字贴着:“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执行工作是守住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它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然而实践中,部分被执行人却挖空心思耍“小聪明”,隐匿资金、转移资产、虚构债务、拒不交车……逃避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既损害胜诉当事人的权益,也对司法公信力造成了负面影响。

台州法院攥紧执行铁拳,严惩失信恶行,向“拒执”亮剑。2024年以来,累计以拒执罪判处被执行人179件191人,72名被执行人在拒执犯罪线索移送后、判决作出前履行完毕债务。为了解决“拒执”打击难题,台州法院是怎么做的?又从中积累了哪些经验?

台州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周庆告诉记者,近年来,台州法院紧紧依靠党委,深化执行“一件事”改革,聚焦“拒执”打击,始终坚持依法严惩方针,注重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强化宣传引导,并通过开展集中打击“拒执”专项行动等,维护司法秩序,捍卫司法权威。

由内发力,提升“修为”“内功”

“及时收集拒执线索,既是对案件的负责,也是对办案人员自己的保护……”在台州中院举办的法院司法素能讲习所课堂上,温岭法院执行干警颜林杰,以“实务中移送拒执的经验”为题,向全市法院的执行干警授课。

“以‘拒不腾房案’为例,能否移送拒执线索,我们厘清三个要点:是否能够移送拒执打击?现有证据能否证明被执行人的主客观符合拒执罪要件?是否手段层层递进,体现刑法的谦抑性?”颜林杰结合自身真实办案经历,娓娓道来,交流移送拒执的流程与要点。

现场,执行干警们奋笔疾书,分享结束后,纷纷聚在一起,互相探讨自己的执行“金点子”。

“实践中,执行干警在执行程序中适用民事诉讼法律法规居多,对刑事领域拒执罪的罪与非罪、犯罪构成要件认定等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探索,提升收集、固定刑事证据的经验和能力。”台州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黄崇才说。

对此,台州中院加强对各基层法院的培训指导,各法院执行部门与刑事审判部门之间建立起紧密的协作机制,通过定期举办讲座、召开工作会议等方式,分享打击“拒执”工作经验或是会商研判办案过程中的疑点难点,既确保线索不遗漏,又不断提升执行队伍打击拒执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除了提高干警自身的“修为”,巧妙地借助科技赋能,打好“内功”,织密拒执打击“证据网”,是台州法院的第二大法宝。

在一起债务纠纷中,三门法院判决被告黄某平向原告支付货款13万余元及利息,判决生效后,黄某平拒不履行义务,并大放厥词“只要我不上报财产,法院就拿我没办法”,视判决书为一纸空文。

随后,三门法院通过“被执行人资金流水分析”应用功能,发现黄某平在2022年1月至2024年5月期间,将至少110万余元充值到赌博网站用于违法赌博,在固定相关证据后,将相关线索移送给了公安机关。最终,三门法院认定黄某平的行为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

据了解,2024年以来,台州法院丰富执行方式,通过综合运用执行查控系统、实地调查、数字化应用等手段,拓宽“拒执”打击“覆盖面”,全面收集被执行人的财产信息、行踪动态以及履行能力证据,保证证据的完整性、规范性、合法性,为拒执移送侦查打下坚实的证据基础。

协同执行,丰富“武器库”“朋友圈”

2024年5月,仙居法院执行法官程一帆心里的石头落地了。“失联”数月的被执行人王某某找到了,还主动付清房租、腾空房屋。

两年前,王某某向某企业承租一间店铺,用于经营小买卖,租赁期满后,王某某开始耍赖,不支付房租也不腾空房屋。无奈之下,某企业将王某某起诉至法院,最终双方调解结案,但王某某却视调解书为一纸空文,案件进入强制执行程序。

起初,面对法院的催促腾房,王某某还会口头承诺“马上就搬空”,却迟迟没有行动。随后,仙居法院向王某某下达“腾房通知书”,然而此时,王某某却玩起了“失踪”,电话不接,家也不回。

消失的王某某、焦急的企业、堆满杂物的房间,怎么办?

近年来,台州法院在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加强与公安、检察等部门协作,打通信息壁垒,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就拒执罪的法律适用、证据标准、移送程序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形成共识,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形成打击拒执犯罪的最强合力。

随后,仙居法院与仙居县公安局启动联动机制,以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移送公安立案侦查,借助公安侦查技术,找到了躲在外地的王某某。

王某某到案后,面对拒执犯罪的铁证,没有了一开始的嚣张气焰,主动提出付清房租、腾空房屋。案件顺利执行完毕。最终仙居法院仍认定其构成拒执犯罪,但依法从轻处罚,判处王某某拘役二个月,缓刑三个月。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将分散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公检法的联动,大大提高了拒执案件的办理效率,也促进了执行案件的执行实效。”黄崇才说。

2024年以来,台州多地党委召开法院工作会议暨深化执行“一件事”改革专项行动部署会,打通公检法协作打击拒执渠道,丰富“武器库”“朋友圈”,进一步完善线索移送和协调惩治机制,明确各部门具体对接人员,保证案件有专人跟进、及时联系,推动“快移、快立、快诉、快判”;建立自诉与公诉衔接机制,健全“公诉为主,自诉为辅”的打击拒执犯罪诉讼模式,发挥自诉程序简、用时少、灵活性强等优势,加强拒执犯罪打击力度。

“‘党委领导、政法牵头、法院主导、多方参与’的打击拒执犯罪工作格局正在逐步形成。”黄崇才说。

集中执行,实现“失信必惩”

2024年5月,黄岩法院开展“春雷”专项执行行动第二次集中大执行,严厉打击规避执行、抗拒执行等违法犯罪行为。

“咚咚咚———开门”,凌晨5点,黄岩法院的执行法官们,来到被执行人谭某的家中。

被执行人谭某因违法收集地沟油被黄岩行政执法局处以3万元罚款,由于谭某未按时缴纳罚款,又被加处3万元滞纳金,执行标的总计6万元。案件执行立案后,谭某在电话里公然宣称拒不执行,“我就是不交钱,法院能把我怎么样?”

“抓”到的谭某被拘传到案后,执行法官对谭某进行了法治教育,在认识到拒不执行的严重后果后,谭某当场交齐执行款,鉴于谭某到案后认错态度好,及时履行了义务,法院对其违法行为处于1000元罚款。

“通过集中执行,加大对拒执犯罪的打击力度,引导人们自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义务。”黄崇才说,2024年以来,台州法院多次开展专项执行行动,推动形成“不敢拒执、不愿拒执”“失信必惩、拒执必打”社会氛围。

除了在行为上的震慑,更要引导被执行人自觉履行法律文书的义务。对此,台州法院将拒执打击工作与宣传教育相结合,2024年12月4日,台州中院开展关于自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义务法治教育,引导被执行人心存敬畏、重拾诚信。此次法治教育活动结束后,多名被执行人主动沟通履行事宜,24小时内累计还款230余万元。

当天,台州中院组织全市两级法院集中当庭宣判了一批拒执犯罪案件,并对集中宣判情况进行了宣传,形成打击拒执犯罪高压态势。7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至十一个月不等刑罚。

主动放弃相关财产逃避执行,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借用他人账户接收补偿款,未申报财产亦未履行债务,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隐瞒现金收入逃避执行,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此外,台州法院还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各平台发布2024年拒执打击典型案例,犹如一记警钟,敲响在那些心存侥幸的被执行人耳边。

“我们希望有越来越多的被执行人,能在这些警示下,认清拒执的严重后果,收起侥幸心理,主动履行法律义务。”台州中院执行局局长陈伟君说。

“下一步,台州法院将继续秉持公正司法的理念,在司法效果上坚持司法利民,持续深化打击拒执行为专项行动,始终如一做好打击拒执工作,努力让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更加充实。”周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