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司法护航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设

1月15日,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李占国作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听取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林贻影作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两院”报告凝共识、开新篇,既对2024年全省法院工作、检察工作全面总结,也为高质量做好今年工作明晰蓝图。

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设离不开高质量司法的保驾护航。过去一年,全省法院和检察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扎根之江大地,以公正司法、守正创新的使命担当,扎实推进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设行稳致远。

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浙江的助力更足。平安是极重要的民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2024年是“平安浙江”建设20周年,全省法院在维护安全稳定、依法惩治腐败犯罪、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助力社会综合治理上一体发力,助力绘就“两条平安曲线”。一方面,全年审结一审刑事案件7.2万件,判处罪犯10.3万人,有力打击了金融犯罪、跨境电诈等一批波及范围广、社会影响恶劣的犯罪,全省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法治浙江建设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品牌化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枫桥式检察室”,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不断把定分止争、实质解纷的工作做深做实做细,各类案事件数量持续下降,在浙江大地绘就一幅和谐景象,司法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中的作用更加彰显。

建设营商环境最优省的法治根基更稳。我省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打造营商环境最优省,高质量司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持续助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创新浙江建设。一方面,让创新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和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等的司法保护力度,让知识产权更好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全省法院发挥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机制优势,全年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3.2万件,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司法保障。另一方面,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努力为企业排忧解难。全省法院在涉企案件中依法灵活采用各种调节手段,以商事纠纷化解提质增效专项行动为抓手,形成“商事纠纷多元高效协同处置闭环”,妥善审结涉企纠纷32.8万件;检察机关严防整治趋利性执法司法问题,持续清理涉企刑事“挂案”,加大对违法“查扣冻”“违规异地执法”等监督力度,坚决防止和纠正以刑事手段插手经济纠纷的不当行为,护航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以公正司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力度更大。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而司法能力是实现公正司法的前提。浙江持续推动法院、检察工作现代化,打造过硬高质量司法能力。在“全域数字法院”改革上持续发力,上线“浙江法院大脑”,迭代升级“一体化办案办公平台”。浙江智慧法院综合指数连续4年全国第一,为最高法院建设全国法院“一张网”提供了重要实践经验。聚焦数字检察能力提升,深化数字检察战略,承担全国大数据办案平台提质增效试点检察侧工作,上线“检察+”协同共治平台,率先实现行刑衔接、检察意见、检察建议等线上闭环运行,为浙江检察数字法治改革交出高分答卷。

行百里者半九十。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关键一年,浙江必将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以高质量司法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提供有力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