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在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李占国代表浙江高院向大会报告工作。
会场内外,代表委员和全省人民的目光聚焦于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在一字一句之间透视全省各级法院取得的新成绩、全省法院干警干成的新业绩,看到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动实践、法治中国建设的生动图景。
今天,让我们转换视角,透过报告,沿着人民法院的目光望去。
人民法院的目光始终聚焦“国之大者”。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毫无疑问是过去一年“国之大者”的突出内容。全省法院聚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扎实开展“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对婚恋家庭、邻里关系、劳动争议等“民转刑”案件多发领域开展风险排查,做到公正司法定分止争;坚持把依法办案作为最好的风险防范,妥善处理涉企业信用债违约、互联互保、P2P网络借贷等金融纠纷案件17.3万件,商品房买卖、建设工程等房地产纠纷案件3.2万件。聚力严惩电诈犯罪,审结涉缅北等跨境电诈案件3647件7482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案件1798件2622人。聚力惩处偷拍盗摄违法犯罪行为,石某伙同他人在宾馆房间安装设备偷拍旅客并制作成视频销售牟利,吴兴法院依法判处石某等5人有期徒刑十年至一年六个月,严厉打击黑灰产业链。一个个沉甸甸的数字、一宗宗有力度的裁判表明:全省法院从来都与全国大局同频。
人民法院的目光始终聚焦“省之大计”。营商环境最优省、创新浙江、高能级开放强省,毫无疑问是过去一年“省之大计”的关键词汇。全省法院着眼营商环境最优省建设,开展商事纠纷化解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妥善审结涉企纠纷32.8万件;依法采用“活扣”、“活封”、调解、和解等法律调节手段,及时解决超权限、超范围、超时限“查冻扣”等问题;充分发挥破产审判“有效拯救”和“有序出清”的积极作用,审结破产案件5109件,化解金融不良资产415亿元,盘活土地0.98万亩、房屋420.7万平方米,助力危困企业脱困重生、僵尸企业快速出清。着眼创新浙江建设,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3.2万件,助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审理“‘小爱同学’唤醒词案”“操纵‘网络水军’传播虚假信息案”“‘搬运’电商平台数据实施不正当竞争案”等涉数字经济案件1.5万件,促进新业态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发展,保护技术创新和数字经济发展。着眼高能级开放强省建设,推动杭州、宁波国际商事法庭实质化运作,审结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海事案件4463件;巴拿马籍油轮与利比里亚籍集装箱轮在马六甲海峡发生碰撞,外国船东主动选择到浙江法院诉讼并适用中国法律,宁波海事法院一审判决后,被告主动履行判决义务3500万元,在中国海事审判四十年之际彰显中国海事司法的国际影响力和公信力。一个个沉甸甸的数字、一件件有效度的案例表明:全省法院从来都与全省发展同向。
人民法院的目光始终聚焦“民之大事”。引领良好社会风尚、优化司法便民服务、加强民生司法保障,毫无疑问是过去一年“民之大事”的法治关切。聚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司法的教育、评价、指引、规范作用,海盐法院依法严惩“碰瓷”酒驾的敲诈勒索、诈骗团伙,江山法院依法驳回擅入景区非旅游区域意外坠亡方的索赔请求,普陀法院以诈骗罪依法严惩滥用平台规则的“羊毛党”。聚智让司法服务更便民,系统集成诉讼服务中心、12368司法服务热线、浙江法院网、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共享法庭等平台,为人民群众提供菜单式、集约式、一站式诉讼服务;全省法院在线开庭3.9万次、在线交换证据254.8万次,电子诉讼应用率达92.5%。聚智让民生保障更有效,用心用情用力审理涉教育、养老、医疗等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民生案件,审结一审民事案件67.1万件;高度关注就业这一最基本民生,审结劳动争议案件1.7万件,依法保障快递员、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一个个沉甸甸的数字、一项项有温度的举动表明:全省法院从来都与人民期盼同心。
沿着人民法院的目光望去,习近平法治思想始终是法治浙江建设之“核”,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始终是全省法院担好职责使命之“道”,改革创新始终是新时代新征程全省法院现代化建设之“力”。
今日的成绩和蕴含的“法理”向全省人民宣示,争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先锋、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模范,全省法院必定继续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加快打造“重要窗口”、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提供有力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