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上午,浙江省消防救援总队召开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和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工作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记者获悉,我省自今年3月起组织开展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和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专项整治以来,违规动火作业和建筑保温材料引发的火灾事故同比分别下降33%和20%,没有发生人员伤亡和有较大社会影响的火灾事故。
违规动火作业与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问题屡禁不止,极易引发重大火灾,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国家应急管理部统计,近五年来,全国因动火作业引发的火灾4.1万起,造成507人死亡;建筑保温材料火灾发生3353起,造成123人死亡。
3月以来,省消防救援总队召集经信、建设、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22个部门共同参与两项整治工作。在动火作业安全管理方面,省安委会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强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安全管理的通知》,聚焦宾馆、饭店、商场、医院、学校、养老院等人员密集场所,落实动火作业安全主体责任,单位内部严格落实审批制度,禁止人员密集场所在使用、营业期间动火作业;严抓无证上岗作业,严格动火现场管理,强化监管执法、警示曝光和举报奖励等措施,加大动火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力度;强化标准约束和推广信息化手段应用,提升科技化管理水平。据统计,经四个月的违规动火作业联合执法行动,共检查动火作业场所5.3万处,实施行政处罚607起,对涉嫌10起失火罪、重大责任事故罪人员进行刑事立案。
在建筑保温材料整治方面,省安委会出台《浙江省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方案》,聚焦高层建筑、冷库、室内冰雪场馆保温材料质量安全,围绕产品生产流通、质量评价、施工使用、溯源追责等环节开展全链条治理。整治期间,查获不合格产品5批次,立案查处违规检测机构5家,追责设计、施工、建设等单位相关责任人7人次。
下一步,我省将持续落实违规动火作业整治,压坚压实全链条安全管理责任。本报将公布整治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