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服务破解校地治理难题

“以前每逢开学,校园周边环境整治、交通安全疏导这些事,都要分别跟综合执法、公安等好几个单位联系,协调起来费时费力。现在不一样了,只需要跟综治中心打个招呼,他们就会统筹协调各部门,快速有效解决问题,工作效率大幅提升。”近日,看着校门口流动摊贩乱象不再、车辆行人往来有序,绍兴一高校的老师说道。

新学期伊始,成立不久的绍兴市高教园区综治中心便推出“护航开学季”专项行动,通过精准服务,保障开学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提升校地协同治理效能。

“今年8月召开的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迭代升级现场推进会明确提出,在高教园区、工业园区、市场商圈等重点区域建立综治中心,建设标准参照县级模式。”越城区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季斌介绍,“针对高校与地方间存在‘系统壁垒、资源分散、联动薄弱’等治理痛点,我们在今年3月就开始探索设立高教园区综治中心,构建‘中心统筹、站点联动、校地协同’的组织体系,加速校地治理进程。”

该中心由政法委牵头,实行“区建 市、区共用”模式,汇聚市、区两级相关职能部门,属地街道和高校力量,形成多部门协同的治理合力。

在职能定位上,中心聚焦校园及周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涉校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宣传教育、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师生需求综合服务等六大职能任务,严格按照“五有五规范”标准进行功能布局,设置引导受理区、多元化解区、指挥调度区三大核心功能区域。区别于区、镇两级综治中心,该中心一楼大厅还同步承担综合服务区职能,通过将窗口前移,为师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务。

高效运行离不开机制保障。中心建立健全议事协调机制,主要包括校地平安会商机制和专业联席会议机制。会商机制由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和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每年或每半年召集;联席会议则针对涉校矛盾纠纷化解、校园周边治安防控、意识形态等工作建立专项机制,一事一议协调推进。同时,中心联动高校开展联合培训、联合整治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此外,还着力培育“青樾小队”“红枫青听”等特色工作品牌。

下一步,中心将重点搭建五个平台:“一核多元、协同共治”的实体化治理平台,即政法牵头、多部门协同机制;“智慧赋能、精准防控”的数字化治理平台,强化信息互联互通与研判,实现风险隐患精准预测和提前干预;“闭环管理、长效常治”的机制化保障平台,实行清单式管理,确保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多元参与、共建共享”的社会化治理平台,吸收大学生特别是学生骨干加入工作;“聚焦痛点、靶向服务”的精细化治理平台,围绕高校多发易发案事件、心理问题、校外租房管理等提供解决方案。

从校园周边秩序整治到长效治理体系构建,绍兴市高教园区综治中心正以“一站式”协调和全链条服务,破解校地治理堵点,为高校平稳运行筑牢安全屏障,书写校地协同共治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