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国在舟山调研时强调
为加快构建海洋经济发展新格局
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和法治保障
10月14日至15日,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成国来到舟山市定海区、普陀区,走访企业、重大项目工地、综治中心、基层政法单位,调研更高水平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设。他强调,要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设海洋强国重要论述精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政法机关职能作用,助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为更好地勇担重大使命、服务国家战略,一以贯之续写向海图强、向海开放新篇章,加快构建海洋经济发展新格局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和法治保障。
舟山是全国最大的远洋渔业捕捞生产基地和首个国家远洋渔业基地,远洋渔业产业规模占全省的90%、全国的25%。今年3月,全市远洋共治中心在定海公安分局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派出所挂牌。王成国走进派出所,听取公安、边检、海事、海关等部门“一窗通办”机制介绍,观摩海防工作台运行情况,详细了解“多跨融治+云上智治+企船自治+海外协治”远洋警务工作体系,对“远洋共治模式”给予肯定。他指出,要围绕海洋强省建设,聚焦远洋场景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立足实践需求,加强与法学院校、科研机构合作,探索开展涉远洋作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应对举措的前瞻性研究。要深耕“海上枫桥经验”,紧扣远洋渔业产业特点,深化“远洋融治一类事”集成改革,加强产业预防性合规体系建设,着力提升防范化解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的能力水平。
浙江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是由物产中大集团和舟山市政府联合牵头组建的重大资源配置枢纽平台。王成国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听取企业发展历程、产业布局和经营情况介绍,为当地构建“产业法务共生型”法务平台集聚生态的创新路径点赞。他指出,建设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浙江的重大战略使命。政法机关要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充分发挥法务矩阵集聚效应,筑牢涉外经济重点领域安全防线,畅通涉外经济全业态“高效通道”,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提供坚实法治保障。要坚持“无事不扰、有事必到”,进一步厘清政府服务企业边界,提升企业主体责任意识,压实企业安全管理责任,在高质量发展中有效应对挑战、防范风险。
普陀是全国重要海洋产业集聚区,素有“海天佛国、渔都港城”美誉。王成国来到普陀区海上综治中心,逐个走访功能区块,观摩综治中心驾驶舱运行情况,详细了解涉海涉渔矛盾纠纷化解、海上行政执法、法治宣传教育等情况。他称赞普陀区建设海上综治中心,变“九龙治海”为一中心统揽、一站式服务很有意义。他强调,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服务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属地党委政法委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加强海上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不断完善部门协同、专群结合、陆海联动、智治支撑工作机制,把中心打造成为特色鲜明的海上治理创新地、重点行业区域综治中心工作样板。
普陀山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有开放寺院40多座。王成国来到普陀山派出所普济寺联勤警务室(善治驿站),详细听取“1+5+N”工作模式,了解旅游旺季安保力量配备、矛盾纠纷化解、安全隐患排查等情况。他指出,要深化平安宗教场所建设,完善景区综合治理工作格局,做实做强“旅游警务”,发挥“联勤、联动、联处”工作机制作用,确保景区平安稳定、游客安心舒心。要立足政法职能,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协同有关主管部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进一步提升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
船舶工业的发展,是舟山深耕海洋、向海图强的一个缩影。太平洋海洋工程(舟山)有限公司是全球修船企业前十强和舟山市船舶行业龙头企业,也是浙江省“专精特新”企业。王成国深入船坞、码头生产一线,了解造船、修船等板块业务发展情况和员工工作环境,实地了解企业法治需求。他叮嘱企业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突出抓好重点领域的安全管控,建立风险隐患动态排查机制,持续强化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链条,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他指出,精准服务的前提是摸清需求。政法机关要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统筹运用执法、司法力量,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加大法治创新、合规指导、争议解决等法治供给力度,运用法律武器有理有利有节应对各类挑战,持续营造让企业更加可感可及的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叶新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