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雨一直断断续续地下,武义县白洋街道后陈村老办公楼的来访者、参观者依然络绎不绝。早在2004年6月18日,全国首个村务监督委员会在这幢楼里诞生,开启了基层民主监督的先河。如今,门口的村务信息公开栏内,还张贴着当年后陈村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的《村务管理制度》《村务监督制度》。今年5月的后陈村的财务收支明细也贴出来了,几名参观者撑着伞透过玻璃认真地看。
每每路过此处,后陈村党员代表徐岳祥的回忆总会涌上心头,“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就是站在公开栏前,特别关注了这两项制度,现场和大家讨论村里的收支情况,后来还跟我们一起座谈。”
一晃18年过去,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推动下,当年从后陈村孕育出的民主监督“金种子”,如今已经花开全国。后陈村也因此成了具有时代标志意义的“明星村”。
史无前例的创举
中午12点,参观的人群散去。徐岳祥带记者走进老办公楼内。正对门口的一楼办公室外墙上,“后陈村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牌子与党支部、村委会的牌子并排悬挂。记者注意到,村委会和党支部的牌子前面都被冠以“武义县白洋街道”,但村监会的牌子却没有这个前缀。“设置村监会这样与村党支部、村委会并列的监督机构,在当时史无前例。”徐岳祥对记者说。
2000年前后,后陈村1200余亩土地被征用,村集体一下子收入土地征用款1900余万元。但由于村干部重大决策不公开、村务管理不透明、财务支出不规范,村民对村干部出现严重信任危机。
“那时候,村里的开支只需要村干部签字就能报销,招待费开支大,村庄建设却没起色。”当时的报账员陈金茂回忆。土地、村集体资产,这些村民最敏感的事情刺痛了大部分人的神经。由于财务管理混乱,群众上访不绝,900多人的村庄,红手印按了500多个,整个村子“硝烟弥漫”。直到,村里大胆创新,成立了村监会,通过村务监督管理制度规范村干部的行为、约束村干部的权利,乱糟糟的局面才得以好转。
每月财务收支公示、大小事务都在村监会监督下进行……村监会成立的当年,就为村里节支90余万元。公开透明的做事氛围,让原本紧张的干群关系得到了很大缓解。
2005年6月17日,在后陈村村监会成立一周年之际,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后陈村实地调研。他指出,在实践中创造的“后陈经验”,通过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推进基层民主管理、决策、监督有机统一,实现村务监督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转变,使各种矛盾有了内部化解的机制,这是很有意义的探索。他鼓劲说:希望你们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这一做法,为全省提供有益的经验。
2006年,后陈村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到2009年11月底,浙江全省3万个行政村全部挂牌成立了村监会。
监督无处不在
规范标准的运动球场、休闲娱乐的人民公园、设有大屏的文化广场……在后陈村走上一圈,到处都是村庄飞速发展的印记。后陈村党支部书记吴兴勇告诉记者说,后陈村如今的发展都要归功于“后陈经验”带来的有效民主监督。
“村里大到工程项目开支、小到买个扫把,都能随时随地监督到。老年人看公示栏、年轻人看微信群和数字化平台,每个月还有公开说账。”回来创业几年,返乡青年陈凯平已对村务十分熟悉。前年,他还担任了村里的报账员,“每笔财务支出都需要经过七八个人审核,记录详尽,线上操作全留痕”。
村监会制度管住了村里的人、财、事。吴兴勇说,从“干部治村”到“制度管人”,“后陈经验”的魅力在于权力受到约束、村务全面公开、群众有效监督、自我能够纠偏,把矛盾化解在源头内部。
几年前,有个村民因为自家被征用的树苗赔偿金额与某村干部家的不一致,引发误会投诉。当时村里将记录的赔偿明细拿出来对比,证实赔偿标准一致,彻底打消了村民的疑虑。
在这项民主监督制度下,村干部不怕面对质疑,做事热情高涨;村民们知道村干部都在做什么、钱都去了哪里,群众对村干部的信任和支持度也越来越高。
至今,后陈村村集体收入增长43倍,村民年人均收入翻三番;村干部“零违纪”、村民“零上访”、工程“零投诉”、不合规支出“零入账”。“后陈经验”真正由制度优势转化为了发展胜势。
激活更多民主活力
“这里的钢架没对齐”“鹅卵石墙面缺了一块”……后陈工程质量监督小组微信群内,村民陈南祥发来在建工程现场照片,反馈工程存在的问题。“这是今年刚刚从乡贤、老干部和热心村民中推选出来的4名工程质量群众监督员。”后陈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胡欣伟介绍,当下村里十几个项目同时开工,而村监会成员只有3名。群众监督员的加入,可以帮助及时发现问题隐患。
让每个村民都能成为村监会背后的支持力量,这是新时代“后陈经验”从村监会村务监督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鲜活实践。
胡欣伟告诉记者,借助村监会这个平台,后陈村已经构建起“村官村民选、村策村民定、村务村民理、村事村民管”的基层民主运行体系,激活了广大村民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协商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就拿吴兴勇来说,他虽然不是后陈村人,却因深受群众信任,最终被民主选举成为后陈村的“领头雁”。去年村里还搭建了“邻舍家”村级民主议事协商平台。健身公园建在哪里、村集体的厂房改造问题等,都在有商有量中达成共识。
基层治,则天下安。“后陈经验”行进18载,在浙江乃至全国不断释放民主法治活力。十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先后8次对“后陈经验”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这一制度由“治村之计”上升至“治国之策”,陆续被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在全国69万余个行政村落地生根。
2019年,浙江省又基于“后陈经验”十多年的规范性运行经验,总结发布了省级地方标准《村务监督工作规范》,将“后陈经验”以标准的形式向全省复制推广,为全国各地区开展村务监督工作提供示范和借鉴。
“人民利益始终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吴兴勇说,目前后陈村正聚焦“产业兴旺”,打造“后陈研学中心”红色教育基地、湿地公园等,致力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推动实现“治理更好、生态更美、活力更足、村民更富”的美丽乡村愿景,切实将村党组织战斗力、组织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共富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