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速战速决的战“疫”
“141”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浙江探索

  5月4日,杭州新一轮疫情最后一个“三区”解封,余杭区仁和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主任黄以奎的一条朋友圈收获了满屏的点赞——

  “56天,5波零散疫情冲击下,我们实现了辖区社会面‘零传播’‘零感染’,‘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经受住了实战考验。”

  大考当前,县级社会治理中心(县级矛调中心)辐射牵引、乡镇(街道)“基层治理四平台”有力支撑、村(社区)全科网格筑牢基础,构建起辖区疫情防控安全网。这正是我省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写照。

  5年来,从综合信息指挥中心到信访超市、矛调中心、社会治理中心,从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到党建统领、经济生态、平安法治、公共服务,浙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迭代升级“141”体系,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和社会治理精细化、精准化水平不断提升,探索出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

  机制贯通 应急处置快反应

  3月10日,春寒料峭,一则“顺丰速运中转场发现工作人员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病例,快件存在被污染风险……”的提醒短信让很多杭州人心头一紧。

  此前一天晚上,杭州通报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至10日晚间,确诊病例达到10例,其中9例在余杭仁和街道辖区。

  事涉快递中转场,扩散风险大……余杭成为我省这一轮疫情防控的主战场。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一办十一组及各镇街、平台迅速行动,落实落地“七大机制”,确保疫情防控各项指令、举措及时落实到位。病例所在的仁和街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实行24小时疫情防控值班机制,做好重点人员排查管控。

  10日凌晨,余杭“三区”范围划定:仁和街道沈家斗自然村、菜鸟网络杭州仁和园区、乐坤产业园、獐山农贸市场划定为封控区;仁和街道永胜村胜利网格、仁和街道东苕溪--东塘港--獐湾河环绕区划定为管控区;仁和街道划定为防范区。

  作为“三区”管控专项组成员及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主任,黄以奎从“基层治理四平台”接到的任务是迅速开展应急处置,协助组织本街道力量、物资,于1小时内完成辖区的封控、管控,同时做好社会面管控和居民保障等工作。

  “任务很艰巨。”仁和街道16万人口中,流动人口超一半。与主城区成熟社区不同,辖区大多村社属开放性村庄,人员流动情况复杂多变。但黄以奎心里有底——

  按照区“141”体系建设“统一调度、责权明晰、上下贯通、高效联动”的要求,早在2020年,仁和街道就在镇街、村社、网格三级联动基础上,通过“仁和e家人”等,采用条块结合、网格化管理、大数据赋能等手段,构建起“村社—网格—自然村—小组—农户”五级联动防控机制,并组织过多次紧急演练,织牢织密辖区疫情防控网,以确保防控“不落一人”。

  疫情防控的具体任务很快通过街道综合信息指挥中心,精准送达至各村社、网格责任主体,及派出所、城管、市场监管、交通、综合行政执法等“四平台”下沉人员。流调溯源、人员排摸、信息核查报送、管控实施、卡点值守、物资保供、环境消杀……机制高效运转,任务迅速分发,力量迅速汇聚,防控措施在辖区22个村社和部分专属网格落实落地。

  至5月4日,本轮疫情仁和街道辖区先后出现5起独立疫情,相关人员波及街道一半以上村社。56天,仁和街道最大限度发挥机制作用,通过“四平台”、全科网格等渠道流转和核查信息近9万条,转移和集中隔离人员超过1.2万人,辖区实现社会面疫情“零传播”“零感染”。

  数字赋能 社会治理一张网

  仁和街道在疫情防控中的高效协同、精准精细,是余杭区高标准推进“141”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的缩影。

  早在2016年,余杭区就率先试点“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着力打造以“镇街综合指挥室+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四个平台’+全科网格”为组织架构的基层治理体系,推动基层治理从分散走向集中、从零碎走向整合。2019年6月,余杭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信访矛盾联合调处中心)正式揭牌,成为综合指挥和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的重要平台。

  2021年9月,为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余杭区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创新设立全省首个区县级“数智治理中心”,迭代“基层治理四平台”,明确中心统筹协调、监测预警和应急指挥三大功能,构建“一屏观全区、一网治全城、一键管应急”的区域数智治理体系,推动“141”与“152”融合贯通。

  走进余杭区“数智治理中心”,数智治理系统大屏上滚动着党建统领、经济生态、综治工作、监管执法、应急管理、公共服务六大模块的相关数据,原有的“四平台”变化让人一目了然。同时,系统依托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汇聚了余杭“人、房、企、事、物”的全量数据,并整合了各个系统运行产生的实时数据。

  以全量数据为支撑,余杭区着力健全完善疫情防控指挥功能。在数智治理中心,区、镇街、村社三级视频指挥平台和体系已经建立,部分镇街还配备4G或5G单兵设备实现视频指挥贯通至网格,可实时向网格长、网格员推送信息、发布指令。

  应急处置之外,余杭区聚焦预测预警预防,揭榜挂帅全省重大应用“平安风险预测预警防控”县(区、市)级应用开发,并先后完成城市CT、数智大市场、社会矛盾风险智能预警处置等10个风险智控场景整合接入数智治理中心。

  “工地项目监管账户异常预警”“拖欠薪资预警”“工伤多发预警”“高风险物业小区预警”……5月初,余杭区平安工作例会上,12位镇街书记收到的预警任务清单,正是“平安风险预测预警防控”县(区、市)级应用的最新预警信息。这些预警清单不仅附有详细的统计数据和算法模型,还设置了明确的整改期限,让治理更有方向。

  今年以来,数智治理中心已推送110联动警情、平安风险监测预警、平安检查等各类事件7000余件,闭环处置率92.76%,有力推动了风险隐患治理上“控增量减存量防变量”,有效实现了社会风险预测预警防控能力跃迁。

  余杭区数智治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化“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试点,依托数智治理中心,进一步优化三级指挥响应机制、三级中心运行机制,推动流程再造,实现社会治理一张网。

  处一隅而观全局。迭代升级“141”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加快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浙江探索不停、步履不止。

  “浙”些年

  2019年,探索开展社会治理领域“最多跑一地”改革,分类推进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全面加强“基层治理四平台”、全科网格建设,初步构建“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社会治理体系。2019年底,全省实现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全覆盖。

  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调研安吉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指出“让老百姓遇到问题能有地方‘找个说法’”“安吉县的做法值得推广”。

  2020年6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浙江省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规范化建设指引(试行)》,体系化标准化推动县级矛调中心建设。

  2021年,加快推进县级矛调中心信访和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社会治理事件处置、社会风险研判等三大功能平台建设,切实将县级矛调中心打造成平安建设综合体、社会治理共同体。

  2021年9月,全省迭代升级“基层治理四平台”现场推进会在宁波召开,将原有的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四平台调整为综治工作、监管执法、应急管理、公共服务四个平台,增设党政综合业务模块。

  2021年11月,全省“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工作现场推进会在衢州召开,要求全省域推进“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加快推动“152”体系与“141”体系衔接贯通,努力打造充分展现中国特色基层治理制度优势的浙江样板。

  2022年1月,全省“141”体系建设工作视频会议召开,要求完善提升“141”体系,加快“141”体系与疫情防控指挥体系融合联通,助推疫情防控六大机制落地落实。

  2022年,探索将县级矛调中心迭代升级为县级社会治理中心。

  “数”说治理

  近三年来,全省县级矛调中心(社会治理中心)共接待群众413.2万人,受理信访问题和各类矛盾纠纷246.1万件,办结率达94.2%。全省乡镇(街道)“基层治理四平台”共受理各类事项3928.8万起,办结3801.7万起,办结率达96.7%。全省共划分网格6.1万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33.6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