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检察工作“民生指数”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在教育整顿中打造新时代检察服务品牌

  立足检察职能,丰富服务方式,主动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企业,用心用情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今年以来,为落实好党史学习教育和检察队伍教育整顿要求,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浙江检察机关积极谋划部署,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民生关切,在一件件为民实事中倾力打造新时代浙江检察服务品牌,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服务民企联民心

  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全省检察机关不断强化中心意识,进一步找准服务党委中心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积极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在护航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保障安全生产工作等方面履职担当。今年以来,浙江检察机关在深入推进涉民营企业刑事诉讼“挂案”专项清理、民营企业内部人员侵害企业利益犯罪立案监督和企业经济犯罪刑事合规法律监督的同时,还在省检察院和杭州、宁波、温州三个市级检察院以及上城区、海曙区、瓯海区等基层检察院组建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充分整合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检察职能,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杭州市检察院发布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八条意见”,成立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同时主动参与亚运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在亚运会知识产权保护上展现浙江“重要窗口”风采;宁波市奉化区检察院建立涉民营企业控告申诉案件“绿色直通”机制,对符合受理条件的案件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办结”,对案件办理实行动态监控;温州市鹿城区检察院监督的一起涉民企刑事案件六天内撤案,企业家生产生活重归正轨;永康市检察院、工商联等10部门出台《关于共同推进企业合规法律监督工作的实施细则》,细化联动协作机制,促进企业合规法律监督成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司法救助暖民心

  “我是宁波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叶伟忠,今天由我对你们申请司法救助事项进行接访。由于路途遥远,我们通过视频连线来听取你们的诉求……”4月16日,在宁波市检察院远程视频接访室,叶伟忠通过视频系统连线云南,接访马某金夫妇申请司法救助案。

  宁波、慈溪和云南昭通三地检察机关跨省视频连线,检察长接访为民解忧,这是浙江检察机关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举措之一,更是落实检察队伍教育整顿“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际行动。

  为群众办实事,更要为群众办好急事、难事。作为传递司法关爱的民心工程,全省检察机关不断深化司法救助工作机制建设,加大对贫困当事人救助帮扶力度,积极构建多元救助格局。省检察院专门出台《进一步全面深入开展司法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全省部署开展“司法救助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专项活动,对进入检察办案环节的因案致贫返贫的原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等精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对象当事人,生活困难的退役军人、未成年人、残疾人、涉法涉诉信访人切实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做到“应救尽救、应救即救”。今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共受理国家司法救助案件273件,向116人发放救助金109.2万余元,救助人数和金额均同比增加。

公益诉讼向民心

  随着人民群众对法治、安全、环境等方面的新需求新期待日益增长,全省检察机关充分利用公益诉讼职能,想方设法“为民而战”。

  今年,省检察院继续在全省深入推进“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监督活动”,重点围绕违法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破坏野生动物保护以及线上线下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用农产品、食品等6方面违法行为开展专项监督,同时深入开展守护“美丽河湖”专项行动。温州两级检察机关聚焦飞云江流域的生态安全保护,开展“大水缸”司法守护行动。今年初,温州三地六家法院共同启动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三年专项行动,进一步提升跨区域一体化司法办案水平。浦江县检察院先后开展“亮剑扬尘污染”“清理外侵物种加拿大一支黄花”“建筑垃圾违法堆放”等10余次专项监督行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督促建立健全20余项工作机制。据省检察院统计,今年截至3月底,全省检察机关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005件,启动诉前程序865件,提起诉讼33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