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生动的创新史。“继续写好这部创新史”“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是习近平同志对浙江工作的一贯要求和殷切期望。
浙江政法工作之所以经验亮点频出,靠的就是改革创新;新时代浙江政法工作要有新发展、新作为,关键还是在改革创新。
创新,离不开问题导向。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
从群众最盼望、最关心、最需要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恨、最怨、最烦的事情改起——2019年年初,浙江在“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基础上,率先尝试把改革延伸到社会治理领域,创新推出“最多跑一地”改革,全力深化县级矛调中心建设,确保人民群众解决矛盾纠纷“只进一扇门”。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专程到安吉县矛调中心调研并给予充分肯定。
一年来,湖州各县区矛调中心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动力,坚持把矛调中心建设作为建设“重要窗口”示范样本的标志性工程来抓,着眼基层群众矛盾纠纷便捷化解诉求,在全国首创推出“解纷码”,全力打造矛调中心2.0版,并开发“浔安码”等小程序,推动矛盾纠纷化解由“网上办”走向“掌上办”,全域化、数字化、创新化推进矛调中心建设。
“我们中心目前创新布局‘3+3+N’工作模式,不断强化‘工作室+’品牌创建,形成具有德清特色的融合型矛盾纠纷化解平台,目前已调处化解各类信访和矛盾纠纷事项4948件。”在德清县矛调中心副主任姚勇的眼里,创新之火,可以燎原,“用创新思维全面推进建立三级矛调阵地,不断深化和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是具有时代意义的。”
创新,离不开科技赋能。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就作出了“数字浙江”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
2017年,省委政法工作会议提出,浙江要打造政法信息化建设示范省,并全面实施政法数字化协同工程。次年,浙江开始部署开展总结提升包含“互联网+”社会治理深化提升工程在内的新时代“枫桥经验”六大工程。今年2月18日,浙江省委召开全省数字化改革大会,根据省委部署,浙江省数字法治系统建设全面启动、加快推进。
从“雪亮工程”到“基层治理四平台”,从“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到“政法一体化办案系统”,从“云上公安、智能防控”到“互联网法院”“微嘉园”……一大批场景应用蓬勃发展,在打击犯罪、治安防控、服务民生、社会治理等方面展现出强大动能。
2014年以来,嘉善县公安局大力推进集精密智控、风险防范、便民服务于一体的“智安小区”建设。7年来,“智安小区”刑事警情数下降67.5%,其中106个小区实现了刑事案件“零发案”。在“智安小区”全覆盖的基础上,2019年以来,嘉善警方又在罗星街道试点建设“智安街道”。嘉善县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张志良介绍,“智安街道”是一个以大数据为支撑,综合了要素智能感知、数据智能分析、结果自动推送、运维自动提醒的全流程智控体系,通过30多个应用模块,实现了各类场景的模块化智慧治理。“试点以来,街道刑事警情同比下降44.3%,群众安全感显著提升。”
创新,离不开群众智慧。习近平同志指出,“要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及时对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加以总结推广,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枫桥经验”,本身就是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纠纷的范本。经过58年的创新发展,“枫桥经验”内涵不断丰富,成为浙江平安建设、社会治理的“常青树”,不断结出新的果实。从舟山普陀桃花镇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到台州的“全科网格”,再到“武林大妈”“乌镇管家”“德清嫂”……浙江大地写满了广大群众参与平安浙江建设的生动故事。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坚持运用创新思维方法,准确把握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执法司法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紧扣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主题主线,把创新作为最持续、最长久的动力,浙江政法工作就能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