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A区域号牌”火了,上线8秒产生首个指标
平均每小时办结申请近万件

  3月1日是杭州车牌“双限”新政实施第一天,零时整“区域指标”配置系统正式上线,8秒后首个“区域指标”产生。截至当日下午5点28分32秒,“区域指标”配置量达15万,平均每小时办结申请近万件。

  领到“浙A区域号牌”第一人是年轻的杜女士,车牌号为浙A·9U88R,是她精挑细选出来的。按照目前的政策,每个申请“浙A区域号牌”的车主可以从50个号牌中选择1个自己喜欢的号码。上午9点40分,记者跟着邮政快递车,将这块车牌送到了杜女士手上。

  “没想到是首块号牌,觉得自己很幸运。”接到车牌后,杜女士十分开心。她说,自己前一天晚上一直守着,等零点一到,马上用手机申请,“没想到这么快,一觉醒来就收到了。”

  杜女士的车是一辆崭新的奥迪车,之前她参与了20多次摇号都没有摇到杭州车牌。听说“浙A区域号牌”政策出台后,她马上买了新车。
  “一共有5样东西,您清点一下。”接到裹后,杜女士当场打开,里面有车牌、行驶证、车辆登记本、检验合格证、螺丝5样东西。同时,快递小哥将杜女士的车辆销售发票、合格证和车辆识别标志拓印膜回收,整个过程不到5分钟。
  杭州邮政局政务中心工作人员陈女士说,他们几天前就进入备战状态,当天早上7点,邮政快递车就在生产车牌的工厂门口等待了,等车牌一上车,就火速赶往车管所,将相关证件和车牌打包,“一般来说,当天申请车牌,第二天就能拿到了。就算没有拿到,也会接到快递小哥的预约电话。”
  3月1日的杭州车管所网办中心也一直是热火朝天的景象。车管所民警吴朝晖介绍,当天0时到8时,已有近7万车主提出申请。不过,工作人员在办理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有不少车主审核不通过,这是因为车辆识别代号拍摄不准确。他们提醒,车辆的识别代号是钢印打刻的,一般在车的引盖下或者副驾驶,而不是在挡风玻璃下。识别代号一般都有起止符,摸上去有凹凸感。如果找不到,建议咨询4S店或专业人士。
  此外,一些车主在办理“浙A区域号牌”时,卡在了转籍办理上。外地车牌车辆在申领“浙A区域号牌”时,需通过“交管12123”APP申请需转入车辆(本人或配偶下)的“机动车转籍申请”,取得“已办结”结果。一些车主反映,他们申请的“区域指标”都通过了,但“机动车转籍申请”却始终处于申请状态,尚未受理。对此,交警介绍,转出地车管部门审批需要一定时间,可随时查看网办进度。虽然“区域指标有效期半年,但如果过了有效期,还可以继续申请。

  另据市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介绍,要先获得“区域指标”,才能申请“浙A区域号牌”。其中,“区域指标”可在“杭州交通”微信公众号、“城市大脑”APP等进行云申领,也可到小客车调控服窗口、“区域指标”授权服务点人工办理。而“浙A区域号牌”则可登录“警察叔叔”APP进行云申请或到车管所现场申请。提醒,外地车辆转入和通行有1年过渡期,建议避开政策实施初期的高峰。如对“区域指标”申请有疑问,可通过小客车调控官网、“杭州交通”官方微信或拨打“12328”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