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积分发挥治理大作用
桐乡市“三治积分”运用场景更多样、参与主体更广泛

  “小积分发挥了大作用。”说起“三治积分”,桐乡经济开发区(高桥街道)越丰村党委书记沈春雷有感而发。2018年,越丰村在桐乡首创“三治最美家庭”活动,刚开始村民参与热情不高,而到去年,在“三治积分”的助力下,创建覆盖面从85%一下子提升到了98%。

  先“约”后“积”

  2019年年初,桐乡市河山镇堰头村通过党员带头、乡贤帮忙、积分管理,用“一张面券”将垃圾分类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很快,这个创新做法在桐乡遍地开花,“三治积分”管理模式被运用到基层治理各领域。

  “我们的积分管理模式,主要以家庭户为单位,通过运用正向反向双重评价、物质精神双重奖励提升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桐乡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徐晓叶介绍说,其中先“约”后“积”是前提条件。

  作为“三治融合”的发源地,桐乡市率先构建了以村规民约(社区公约),百姓议事会、乡贤参事会和百事服务团、法律服务团、道德评判团(简称“一约两会三团”)为主要载体的基层治理机制。2013年,当地实现村规民约(社区公约)100%覆盖。近年来,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小区公约、楼道公约、市场公约等,强化协商共治,努力从源头上减少矛盾。

  “‘三治最美家庭’要怎么创,以前村民不是很有概念。”沈春雷坦言,“现在我们结合积分管理,把创建内容细化为十条,每条对应不同积分,这些积分可以兑换面券、粮券、理发券,还与评优评先、‘三治信农贷’等挂钩,做得好不好红黑榜一目了然,所以大家记得很清楚,都想争点实惠、要个面子。”

  “‘三治积分’主要是对村规民约的拓展延伸,它通过奖优罚劣的形式,进一步激发群众遵守村规民约、参与公共事务的主动性。”高桥街道党委副书记董国熙表示。

  协商共治

  “新村点造得这么好,本来大家约好不养鸡鸭的,但前段时间王阿姨又开始在家门口养鸡了,对周边环境影响很大。”今年年初,在高桥街道落晚村,村民的抱怨很快传到了“两会三团”成员耳中。成员为此找到周边党员、村民了解情况,也通过拉家常的方式做王阿姨的工作。最终,经过百姓议事会的讨论,大家商定将“在新村点不再自行饲养鸡鸭”写入村规民约,并纳入“三治积分”管理。

  积分的分量,离不开公平的尺子。“分怎么积、怎么评、公不公正,这些都由老百姓自己说了算。”徐晓叶说,积分管理,村(居)民既是决策主体,也是执行主体、监督主体。在河山镇五泾村,为了保证农贸市场内商户积分公平,五泾村组织了由专职管理员和商户自治会成员组成的评判队伍,每月对门前三包、越门经营、诚信经营等7项进行打分考评。“积分表现突出的,我们给予一定的租金减免。”该村党委书记张国强说,这一措施效果不错,村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更高了。

  共治共享

  南方家园是梧桐街道莲花社区一个商住一体的综合性市场,存在乱堆放、乱拉线、乱停车等“老大难”问题。去年6月,社区组织商住户成立“家园联盟”,制定市场公约,实行一事一议。同时,依托“三治积分”,将市场公约细化为分数,设置红黄榜单,每月由“家园联盟”组织开展交叉互评。为方便商住户,还通过“微嘉园”实行线上线下双向积分兑换,形成家园共治的良好氛围。 

  如今,“三治积分”管理模式还走进企业、学校、市场等地,与平安校园、文明城市创建、实体经济发展等相结合,涌现出“三治积分+股份分红”“三治积分+三治商户贷”等创新模式,并且深化线上线下双向积分兑换模式,让大家一次不用跑、轻松换积分。截至目前,桐乡市211个村(社区)积分管理线上线下全覆盖,497家积分超市投入使用,已为4万余户家庭兑换积分。

  “探索积分运用场景的多样化、参与主体的广泛化、兑换使用的便捷化,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桐乡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黄伟明表示。